患难君臣骨肉同,旅庐鳞杂费宸衷。
太官供具方兹褊,大第酬勋孰与隆?
陆九解衣惊受宠,冬郎留烛怆怀忠。
一楼不似鸣稽古,在莒能忘涕泪中?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题仁先纪恩室》,以下是诗句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患难君臣骨肉同,旅庐鳞杂费宸衷。
译文:在患难之中,我们身为君臣,心如骨肉相连。在简陋的驿站中,我们共同度过艰难时光,皇帝的恩情如同大海一样宽广。
注释:患难,指国家或个人遭遇的困难和危险。君臣,指朝廷中的官员与皇帝之间的关系。骨肉,比喻亲如一家的关系。旅庐,指简陋的住所。鳞杂,形容众多杂乱。费,花费,这里指耗费、使用。宸衷,指君王的内心意愿。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危难时刻中君臣之间深厚情谊的赞美,以及在艰难时期能够团结一致共度难关的决心。
太官供具方兹褊,大第酬勋孰与隆?
译文:宫廷的厨师提供的美食已经相当简朴了,那么,给予大功臣的荣誉和财富是否应该更加丰厚呢?
注释:太官,指皇帝御膳房的厨师。方兹,在这里的意思是“就在这个时候”,即现在。褊,意为简单、朴素。孰与,与谁相比,谁不如。隆,指高、重。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当时政治生活中的现实情况,即皇帝对于臣子们的赏赐和恩惠并不丰厚,这可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不公现象。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政治清明、公正对待功臣的期望。
陆九解衣惊受宠,冬郎留烛怆怀忠。
译文:陆九郎脱下衣服接受皇帝的宠信,而你(指冬郎)却因为怀念忠诚而流泪。
注释:陆九郎,指陆贽,唐代著名宰相,以刚直不阿著称。解衣,脱去外衣,表示谦让、礼让。冬郎,指白居易自己。留烛,留下灯光,表示挽留、关心。怆怀,因思念、忧虑而感到悲伤。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陆贽等人的感激之情,也反映了诗人自己的忠诚和忧国忧民之心。
一楼不似鸣稽古,在莒能忘涕泪中?
译文:这栋高楼并不像传说中的周公那样能够聆听古人的声音,但即使身处莒县也能忘却泪水和眼泪。
注释:周公,指的是西周的周公旦,他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传说中曾制礼作乐,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鸣稽古,指倾听古人的故事和智慧。在莒,指在莒国(今山东莒县一带),一个相对偏僻的地方,没有太多繁华景象。
赏析:这句诗可能是在感叹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问题。诗人通过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自己对于文化遗产的重视以及对古代贤人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