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忧乐关天下,齑粥回思六十年。
孤稚未虚贤母训,宾萌新广学官员。
頖宫平世明伦重,畿甸危时秉节坚。
漫与耘菘较遭际,吟边海水又成田。

这首诗是庸庵尚书用瓯北先生韵重游泮宫时徵和的四律诗。下面是对每一联诗句的详细解释:

第一联:“秀才忧乐关天下,齑粥回思六十年。”
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秀才阶层的忧虑与关注。在古代社会,秀才被视为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才,他们的前途命运往往与整个国家的兴衰紧密相连。因此,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于秀才们未来能否担当重任的担忧。同时,这句也暗示了诗人自己对于科举制度的反思和感慨,因为科举制度曾使得许多有才华的人未能得到应有的机会和重视。
第二联:“孤稚未虚贤母训,宾萌新广学官员。”
这一句描述了诗人家庭中的教育环境以及对新上任官员的期望。在古代,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孤稚”则指的是家中的孩子,这里强调了母亲对孩子的教育影响。同时,“宾萌新广学官员”意味着新任的官员们应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为百姓服务。
第三联:“頖宫平世明伦重,畿甸危时秉节坚。”
这句诗通过对比来强调在不同时代的重要性。在和平时期,儒家的道德规范(明伦)被认为很重要;而在动荡不安的时候,人们更需要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秉节坚)。这里的“頖宫平世”和“畿甸危时”分别代表了不同历史背景下的情景,但都是关于道德和责任的话题。
第四联:“漫与耘菘较遭际,吟边海水又成田。”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态度的思考。诗人选择了一种轻松的方式来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就像农民耕种一样,虽然辛苦,但也充满希望。同时,这句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他希望能够像大海一样包容和广阔。

赏析:
这首四律诗通过对秀才、家庭、官场和社会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注以及个人价值观的思考。诗中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和情感。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和社会的看法,以及对道德和责任的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