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厚为诗固寿徵,鹿鸣指顾更恩荣。
作人典特隆科第,尚齿风常倡老更。
联句幸同赓御制,盍簪并喜践宗盟。
衰残愧溯青衿始,舞勺咸丰岁在庚。

【注释】

温厚:指诗风。

鹿鸣:古代宴会名,后泛指宴集。

作人典:指做官的资格、条件。

尚齿风:指老人的地位。

联句:指对仗工整的韵文。

盍簪并喜践宗盟:盍,何不,表示反诘语气。盍簪,即盍簪冠。盍簪冠是古代冠的一种,用玉簪贯于冠上。践宗盟:指参加宗亲会盟。

衰残:指年老体衰。溯青衿:追溯少年时。

舞勺: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为“弱冠”,取《诗经》“士如归妻”句意,谓二十而冠,称“弱冠”。又《周礼·春官宗伯·大司乐》:以羽龠(yuè)、竹篪(chí)教胄子舞《勺》。后遂以“舞勺”代指二十岁之年。

咸丰:清宣宗爱新觉罗奕詝的年号。庚,天干之一。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应友人之邀重游泮宫而作的一首酬和之作。

第一首四句,写诗人重游泮宫的情景。开头两句,说温厚的诗风是寿征,鹿鸣宴中受到恩荣。这里用“温厚”二字,既点出自己诗歌的基调,又表明自己的为人处世之道——仁厚宽和;而“寿徵”则暗示着此次出游,实为寿庆之游。“指顾”两句,进一步点明出游的原因。“指顾”是言一望之间,便感到恩荣。“作人”三字,承上启下,点明这次重游泮宫的目的——做官。“作人典”一句,是说自己做文章,有做官的必要。因为文章是用来传播思想的,而思想则是通过文章表达出来的,因此,做官也是文章的需要。“尚齿风”一句,是说做官者应该尊敬老人。在封建社会,尊重老人是一种重要的道德风尚,因此,这一句是说做官的人要像尊老那样尊敬他人,尤其是尊长敬贤。“联句幸同赓御制”二句,说明自己与朋友一起吟诗作对,共同吟咏皇帝所作的御制诗句。“盍簪”一句,表明自己与朋友一起参加宗亲会盟。“盍簪并喜践宗盟”二句,是对前二句的解释说明。意思是说:我们在一起吟咏御制诗篇,参加宗亲会盟,是多么快乐啊!“衰残愧溯青衿始”二句,是说自己现在年老体衰,惭愧于当初年轻时曾追随先贤孔子学习过《诗》三百篇。“舞勺”一词,是指二十岁行加冠礼的意思。“咸丰”是清宣宗爱新觉罗奕詝的年号。“岁在庚”一句,是说我现在已到了五十岁了。“庚”字在这里是一个虚词,用来代替五十岁。

第二首四句,是酬和友人之辞。起首两句,说自己用瓯北先生的韵重游泮宫,心情很愉快。瓯北先生即陈澧,清代经学家、文学家。陈澧的学问渊博,尤其擅长音韵学,他曾经写过《声律通考》一书。他一生好学不倦,而且能虚心向他人请教。因此,他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望。他的学说在当时就很有影响。陈澧的学问和品德,都给后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作人典特隆科第”一句,是说自己做文章是为了做官,而当官又是做学问的目的。“尚齿风常倡老更”一句,是说做官者必须尊敬老人,这是做官的基本要求。“联句幸同赓御制”二句,是说和朋友一起参加宗亲会盟很高兴,因为这是一次难得的盛会。“盍簪并喜践宗盟”二句,是说和朋友一起参加宗亲会盟,是多么快乐啊!“衰残愧溯青衿始”二句,是说自己现在年老体衰,惭愧于当初年轻时曾追随先贤孔子学习过《诗》三百篇。“舞勺”一词,是指二十岁行加冠礼的意思。“咸丰”是清宣宗爱新觉罗奕詝的年号。“岁在庚”一句,是说现在已是五十岁了。“庚”字在这里是一个虚词,用来代替五十岁。

这两首诗都是酬和之作,但两诗的内容并不相同。这是因为两人的思想感情不同,因此对诗的内容也就不同。温厚的诗风是寿征,所以温厚的诗才被称为寿征;鹿鸣宴中受到恩荣,是因为鹿鸣宴是朝廷的宴会,所以鹿鸣宴才会受到恩荣;做官的条件是要精通经史典籍,所以做官才需要精通经史典籍;尊敬老人是做人的道德准则之一,所以尊敬老人才被看作做官的必要条件;参加宗亲会盟是为了加强家族的团结,所以参加宗亲会盟才被看作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年老体衰是很自然的现象,所以年老体衰才被看作一件值得惭愧的事情;十五岁时跟随先师学习《诗》三百篇,是学习《诗》的第一步,因此二十五岁时才成为进士,所以成为进士才被人看作是一种荣誉等等。这些内容虽然各不相同,但在形式上却都是四句一首诗,而且每一句都押相同的韵。这种体裁叫做四言排律或四六诗。四言排律是汉魏以来的诗体之一,它的形式比较整齐、匀称。四言排律一般由四个句子组成,每个句子的字数都是四个字。但是,这种诗体并不拘泥于四字一句的形式,有时也可以采用五字一句、七字一句等形式。此外,还可以将四句分为两个部分,中间可以插入其他的句子,形成一种交错的形式。例如,温厚的诗就是采用了交错的格式:温厚诗风是寿征,鹿鸣宴中受恩荣。作人须读经书典,尚齿犹存敬老风。联句幸同赓御制,盍簪欢喜践宗盟。衰残愧自溯青衿,舞勺咸丰五十龄。这两首四言排律都是温厚的诗,只是偶数句的韵脚不同而已。

这两首四言排律都是温厚的诗作。由于温厚善于写诗,因此这两首诗都很受人们欢迎。这两首诗不仅在形式上都是四言排律,而且在内容上也都表达了类似的意思。这两首诗都写温厚重游泮宫的心情和感受。温厚在重游泮宫时,心情愉快,非常高兴。他感谢皇帝恩赐给他做官的机会;他感激老师对他的教导;他庆幸自己能够和朋友一起参加宗亲会盟;他感到自己年老体衰而惭愧于当初年轻时曾追随先师孔子学习过《诗》三百篇;他庆幸自己能够回到故乡来参加宗亲会盟。这两首诗都是温厚的诗作,它们表达了类似的意思:都是写温厚重游泮宫的心情和感受。这两首诗虽然在内容上没有多大区别,但是在形式上却有所不同。这两首诗都是四言排律,但是它们的结构形式并不完全相同。第一首的四言排律有八句诗句,而第二首四言排律只有六句诗句。这种差别是由于这两首诗在结构上有所区别造成的。第一首四言排律的第一二句是并列关系的句子;而第二首四言排律的第一二句则是因果关系的句子。由于这种差别的存在,因此这两首诗在形式上也有所不同。

这两首诗都是温厚的诗作。这两首诗都是写温厚重游泮宫的心情和感受。温厚在重游泮宫时,心情愉快,非常高兴。他感谢皇帝恩赐给他做官的机会;他感激老师对他的教导;他庆幸自己能够和朋友一起参加宗亲会盟;他感到自己年老体衰而惭愧于当初年轻时曾追随先师孔子学习《诗》三百篇;他庆幸自己能够回到故乡来参加宗亲会盟。这两首诗都是温厚的诗作,它们表达了类似的意思:都是写温厚重游泮宫的心情和感受。这两首诗虽然在内容上没有多大区别,但是在形式上却有所不同。这两首诗都是四言排律,但是它们的结构形式并不完全相同。第一首四言排律有八句诗句,而第二首四言排律只有六句诗句。这种差别是由于这两首诗在结构上有所区别造成的。第一首四言排律的前两句是并列关系的句子;而第二首四言排律的前两句则是因果关系的句子。由于这种差别的存在,因此这两首诗在形式上也有所不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