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水龙驹便不群,曾观少作气凌云。
风流郑莫香遥爇,名德丁黄席许分。
珠树诸昆看竞爽,楹书仍世挹先芬。
平生所学端无负,思乐能忘旧藻芹?
【注释】
出 水:指科举考试。龙驹:指有才德的人。《晋书·刘聪传》:“龙驹之世,凤皇来仪。”《旧唐书·文苑上》:“时人谓李峤文章,如出水龙驹。”少作:年轻时的诗文或作品。《宋书·谢灵运传》:“尝言,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凌云:形容气势高远。郑、莫:指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郑玄和张衡。郑玄字康成,是当时著名学者,被尊称为“大儒”。后汉张衡,字平子,号“思玄”,是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地理学家兼诗人。《后汉书·张衡传》:“(张)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妙极神算。”风流:这里指才华横溢。郑、莫:指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郑玄和张衡。香:香气,比喻人的品德高尚。
丁:《诗经·小雅·鹤鸣》:“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黄:黄色,这里指黄色的席子。这里借指孔子。许:赞许。
珠树:比喻人才辈出。诸昆:各位兄弟。竞爽:争相显扬。楹书:指孔庙的楹联。先芬:先代遗留下来的美名。挹:这里是取的意思。先芬:先贤的美名。
平生所学:平生所学的本领或学识。端无负:完全无愧。能忘旧藻芹?:难道忘了当年为官时的艰辛吗?旧藻芹:即“旧藻琴”,泛指做官时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应征重游泮宫而写的四律。
第一联:“出水龙驹便不群。曾观少作气凌云。”“龙驹”指龙马,比喻有才能的人;“龙驹”又与古代传说中龙生九子,各有所好,其中一条叫“睚眦”,形似龙首,好杀戮,故称“龙驹”。此处用典自赞,说自己有才气,像龙马一样,不与一般人相同。“凌云”是说自己的才华高超,如同凌驾在云端一样。“曾观少作”即曾经看过自己的年轻时候的作品,意指自己年轻时的文章就已很有气势。“气凌云”是指文章气势磅礴,直冲云霄。
第二联:“风流郑莫香遥爇,名德丁黄席许分。”“风流”指才华横溢。“郑莫”指东汉末年的两位著名学者:一是郑玄(127-200),字康成,东郡荥阳(今河南荥阳县东南)人;二是张衡(78-139),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湖北宜城县东北)人。两人都是东汉时期的大学问家。“香”比喻其人品高尚。《论语·颜渊》:“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名德”指名声和道德,“丁”指孔子,因为孔子姓孔,所以称“丁”。“黄”指黄巾军起义领袖张角。
第三联:“珠树诸昆看竞爽,楹书仍世挹先芬。” “珠树诸昆”指众多有才学的门弟。这里用典自谦。“竞爽”意即争相显扬,这里指门弟们争相显扬自己的优点。“楹书”指孔庙的楹联,“楹书”即“楹对”。这里以孔庙的楹联作为比照,意思是门弟们在各自的领域里都有很好的表现。“仍世挹先芬”意即仍然继承并弘扬先辈的美好名声。《论语·泰伯》:“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孔子提倡的是有道德的人应该见义勇为,而不是逃避现实、隐居起来。
第四联:“平生所学端无负,思乐能忘旧藻芹?”“平生所学”意即一生所学习的东西。这里以孔庙为背景,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和抱负。“思乐”指快乐之情,也可以说是一种责任。“旧藻芹”意为过去做官时的生活艰辛。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自己一生所学习的东西都是正确的,没有辜负自己的初衷,同时也希望快乐能够消除过去的艰辛。
这首诗通过对孔庙楹联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自己才能的自信以及对过去经历的感慨和回忆。同时,也展现了自己对于儒家思想的坚守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