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趁飞车啜惠泉,十龄童子已华颠。
当门老树疑相识,同阅沧桑五十年。
洪荫之的《黄益斋招游惠山》一诗,描述了作者与友人黄益斋在惠山游玩的情景。下面逐句进行解读:
- 却趁飞车啜惠泉:“却”表示转折,“趁”是趁着、抓住的意思,“飞车”指快速移动的工具,如马车或自行车等,这里可能是指乘坐的交通工具。“啜”在这里是品尝的意思,“惠泉”指的是惠山泉,一种有名的泉水。整句诗的意思是说,趁着快速移动的车,去品尝惠山的泉水。
- 十龄童子已华颠:“十龄”是指十岁,“童子”是指年轻人,“华颠”在这里指的是头发花白,通常用来形容年纪很大的人。这句话可能是在描述诗人与黄益斋的年龄差距,或者是形容他们年轻时的风采。整句诗的意思是说,像十岁的孩童一样的头发已经花白了。
- 当门老树疑相识:“当门”是指正对着门的地方,“老树”指的是年代久远的树木,“疑相识”表示不确定是否认识。整句诗的意思是说,站在门口的老树让你感觉像是老朋友。这可能是在描述诗人对这棵老树的特殊感情或者是一种怀旧之情。
- 同阅沧桑五十年:“沧桑”是指世事变化、经历风雨的意思,“五十年”表示五十年的历程。整句诗的意思是说,你们一起经历了五十年的世事变迁。这可能是在表达一种感慨时光流转、人事已非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作者与朋友在惠山泉水旁相聚,共同回忆过去的时光。首句通过“却趁飞车啜惠泉”巧妙地引入了时间的概念,暗示了两人的相聚并非偶然,而是有其特殊的意义。接着,通过“十龄童子已华颠”和“当门老树疑相识”两句,诗人细腻地描绘了与友人相见时的心情和环境氛围。这种情感上的共鸣使得诗句显得更加真挚动人。最后一句“同阅沧桑五十年”则将整个画面推向高潮,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感慨和对友谊的珍视。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友情和对历史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