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江殊草草,一酹便告归。
悲君复私慰,有子逾苏瑰。
遗书苦裒辑,枉札远见咨。
语长心弥重,想见趋庭时。
定文吾岂任,后死责焉辞?
故知是鳞爪,龙性存几希。
检此趣移写,先以塞孝思。
【译文】
我检起你留下的书信,心中不禁感慨万分。
你入江而去,匆匆忙忙,只留下一杯酒,然后便告归去。
悲伤地想到你又要回到父母身边,心中又感到安慰。
听说你已经生下了一个儿子,比苏瑰还要出色。
你留给我的遗书,我都一一仔细地搜集整理,远方的来信我也认真阅读,从中得知你的一些情况。
你的心里话很多,而我的心里却越来越沉重。
想象着你跪拜父母膝前的情景,我的心也不由自主地激动起来。
我知道我无法继承你的事业,死后还怎么对得起你呢?
所以我想,你在世的时候,一定是龙性难驯、桀骜不驯。
我把这些感想都写下来,先来表达我对你的一片孝心吧!
【注释】
检蒉斋:指诗人自己的藏书处。
怆然:伤感的样子。有感:有所感触。
草草:《诗经·小雅》中《采薇》篇:“彼路斯何?君子至哉!如彼雨雪,先集为霰。”笺注云:“言其行道之速如此也。”此处借喻作者匆忙离去。
酹:斟酒奠祭。
复私慰:又私下里安慰。
逾:胜过。苏瑰:春秋时吴国公子光(即阖闾)名姬。她与吴王夫差相爱,后被夫差所杀,并葬于姑苏台。
裒辑:收集。
枉札:指远方来信。
语长情重:说话多,心里感情也深,形容思乡之情深厚。
想见:可以想象得到。趋庭:趋,快走;庭,堂阶。比喻侍奉长辈。
定文:决定的事情。任:承担。
责焉:责备自己。
故知:因此可知。鳞爪:比喻子孙后代。
几希:极少。
趣移写:把思绪转移到写作上。写:作诗。
先以塞孝思:首先来表达我对父母的一片孝心。
【赏析】
这是一首怀念亡友的七律。诗人在收到亡友遗札后,悲喜交加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抒发自己的情怀。
开头两句说:我收到你寄来的家书,不禁悲痛不已,心情十分沉重。“入江殊草草”,“入江”是指亡友从家乡到外地,“殊草草”是说路途遥远,匆匆忙忙,没有多停留片刻,就离开了家乡。这里诗人用一个“殊”字写出了亡友离家时的匆忙和急切。接着两句又说:你匆匆离开家乡,只是留了一杯酒,然后就回去了,这让我更加伤心了。“悲君复私慰”,“悲”字表明了诗人对亡友的深情厚谊。“有子逾苏瑰”,这句的意思是说你的儿子比你还要优秀,超过了你以前的贤德。“逾”,超过,超出。“苏瑰”,春秋时吴国公子光(即阖闾)名姬,嫁给吴王阖闾后,受到阖闾宠爱,后来被吴王夫差所杀。这句的意思是说,你的儿子不仅贤德,而且比过去的你都强多了。“私慰”一词说明诗人思念亡友的情感非常真挚。
接下来四句说:你留下的信里,我反复阅读,从中知道了很多关于你的事情。“遗书苦裒辑”,你留下的遗书,我都把它整理好了,虽然辛苦但很值得。“枉札远见咨”,你给我写的信里,有很多意见,我很认真地阅读着,从中受益匪浅,对你充满了感激之情。“语长心弥重”,因为读信的时间很长,所以心里的感情也越积越深。“想见趋庭时”,我想象着你小时候侍奉父母的情形,那时候你一定是一个孝顺的孩子。“定文吾岂任”,“定文”一词,是说我已经决定要继承你未完成的事业了。“任”是承担的意思,“责焉”则是责备自己,意思是说,我不能辜负你的期望。“后死责焉辞”,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即使我将来死了,也要对得起你的一片孝心,不要怪我不尽职尽责。“故知是鳞爪”,这里是说,我知道你还有很多成就,就像龙身上的鳞片一样。“龙性存几希”,这句是说,我知道你的龙性还在,但是很少见了。“故知是鳞爪”,“是鳞爪”就是上面说的“故知是鳞爪”,意思是说我了解你的许多成就。“存几希”,就是前面说的“龙性存几希”。诗人在这里运用了反衬的手法来表现自己对亡友的崇敬之情。
最后几句说:我把这些感想都写下来,来表达我对父母的一片孝心。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你生前的一片孝心,也是对亡友的一种安慰。“检此趣移写”一句中的“趣”是情趣的意思,意思是说我要把我的这些感想都写下来,以此来表达我对你的一片孝心。“先以塞孝思”,这里的“先”是先行的意思,也就是在前面先提一下这件事,作为向父母表示孝心的方式。“塞”是填满的意思,就是通过写诗来表达对亡友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可以向父母表示孝心。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亡友的深深思念之情,同时也寄托了自己的情感和理想抱负。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深沉,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