悯忠寺古紧独完,春闰及来看牡丹。
纷纷黄紫类新植,所爱双栝根深盘。
旧围注视似稍长,疏荫交翠禅庭宽。
尔时抚柯辄搔抑,霜肤郁烈逾椒兰。
柏身松叶足本性,已外荣落何炎寒?
花时易过更相就,对此永日容忘餐。
【注释】
1、悯忠寺:位于长安城西,是唐玄宗为纪念其母亲杨贵妃而建的道观。
2、松:这里指松柏。
3、“悯忠”句:意谓在悯忠寺里,古柏参天,只有松树还完好地生长着,可见松柏之不朽。
4、春闰:即春天的闰月,二月后一个月。牡丹:即牡丹花。
5、黄紫:指牡丹。新植:刚种上的。
6、双栝(guǒ):两株合抱的大树。
7、“旧围”句:意谓我看着它们,就像看着自己年老时的影子,觉得它们似乎又长了一些。
8、疏荫交翠:指松柏的枝叶交错繁茂,如翠色。交:交错。
9、尔时:那时。抚柯(kē)搔抑:用手抚摸松柏,好像要搔它。
10、霜肤:形容松树的树皮像冬天的霜一样白。郁烈:浓郁强烈。逾椒兰:比椒花、兰花更浓烈。
11、柏身:指松柏的树干。松叶:指松针。本性:本来的面貌。
12、荣落:荣枯。
13、易过:轻易过去。更相(zhuāng)就:更亲近一些。
14、容忘餐:意思是说,花时易过,更亲近一些,连吃饭都忘了。容忘餐:连忘记吃饭都忘了。
【赏析】
此诗写于唐玄宗天宝初年(公元742年前后)。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息,国无宁日,作者对世事感到十分失望,于是到悯忠寺去游览,看到寺中古木参天,唯有松柏依然挺拔未衰,遂有感而作此诗。全诗通过对松柏的形象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坚贞不屈、不趋炎附势的品格的赞美和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之情。
开头二句写悯忠寺中的松柏。这两句用“独完”二字,突出了古柏之坚韧不拔、生命力顽强的特点,同时也表明作者对这种精神表示敬佩。接着两句写牡丹花。这两句运用拟人的手法,将牡丹比作刚刚种上地的新苗,既写出了牡丹的娇嫩美丽,又表现出诗人对牡丹的喜爱之情。第三句以“纷纷”二字,形象地描绘出牡丹花枝纷披、色彩艳丽的景象,给人以美好的享受。最后两句写松柏的生长情况。这两句从视觉角度进行描绘,通过“注视”、“宽”等词语,生动地表现出松柏枝叶交错繁茂、郁郁葱葱的情态,同时暗寓了诗人对自身岁月蹉跎、青春不再的感叹与忧虑。
这首诗虽然写的是松柏,但所表达的情感却是多方面的。首先,通过对松柏的形象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坚贞不屈、不趋炎附势的品格的赞美之情;其次,也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之情,以及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惋惜之情;最后,还表现了诗人对于国家兴亡和个人命运的感慨与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