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老槐多阅人,未料世事日日新。精庐幸免兵火烬,其奈时尚憎陈因。
佛移僧逐换青垩,榜书楹句摧为薪。昨闻代者又殊好,趣撤墙屋重经纶。
我来避嚣值喧哄,匝地瓦砾天灰尘。落成突兀定何许?不惜一掷千万缗。
为槐装点失槐养,何爱争此荒寒滨?半聋诗人昔居此,楼外方沼饶游鳞。
魂归绕槐或三叹,古意灭没从谁陈?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访旧七首·慈仁寺松》。下面逐句进行翻译和赏析。
我们来分析诗中的关键句子:
- 城南老槐多阅人:城南的古老槐树见证了很多人的变迁。
- 未料世事日日新:没想到世间的事每天都发生着新的变化。
- 精庐幸免兵火烬:虽然寺庙的精舍得以幸免于战火的焚烧。
- 其奈时尚憎陈因:但无奈的是,时代潮流却不喜欢陈年的因由。
- 佛移僧逐换青垩:佛教徒被迁走,僧人也被驱逐,寺庙的墙壁上换了新的石灰。
- 榜书楹句摧为薪:寺庙的榜文和楹联也被烧毁,只剩下木材。
- 昨闻代者又殊好:最近听说接替的人又特别好,打算重建。
- 趣撤墙屋重经纶:他打算拆除墙屋,重新治理一番。
- 我来避嚣值喧哄:我来到这里是为了避开喧嚣。
- 匝地瓦砾天灰尘:地上到处都是瓦砾,天空也显得灰暗。
- 落成突兀定何许:新建筑落成后显得十分突兀,不知道它位于何处。
- 不惜一掷千万缗:为了这座新建筑,不惜花费了千万的资金。
- 为槐装点失槐养:为了美化而牺牲了原有的槐树。
- 何爱争此荒寒滨:为什么要争夺这片荒凉之地?
- 半聋诗人昔居此,楼外方沼饶游鳞:曾经有个半聋诗人在这里居住,楼外有方沼,游鱼众多。
- 魂归绕槐或三叹:他的魂魄可能环绕这棵槐树,发出几声叹息。
- 古意灭没从谁陈:古代的意境消失得无影无踪,是谁在陈述?
注释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座寺庙及其周边环境的变迁,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感慨。诗中使用了许多象征和比喻,如“落成突兀”、“半聋诗人”等,使得诗歌具有更深的含义,同时也展现了作者的情感世界。
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晚年的作品之一,充满了怀旧和失落的情绪。通过对过去与现在的对比,作者反映了社会变迁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以及个人对于历史变迁无法抗拒的现实。同时,诗中的一些细节也体现了作者对于艺术和美的执着追求。整首诗语言质朴而富有情感,读来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