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门眩丹碧,千佛阁一新。
戒坛胜在松,贵是辽金陈。
一松插霄立,苍黝不见鳞。
一松称卧龙,抉石根如轮。
孙枝亦屈铁,偃蹇不可驯。
其一虽空心,要与栝柏邻。
独怜活动松,怛化逾廿春。
生邀宸翰赏,死作僧厨薪。
琳宫有兴废,古木烦见珍。

【注释】

入门眩丹碧,千佛阁一新:进入寺庙,眼前是一片红墙碧瓦,千佛阁焕然一新。

戒坛胜在松,贵是辽金陈:戒坛寺的景色胜过其他寺庙,因为这里有千年古松。

一松插霄立,苍黝不见鳞:一棵松树高耸入云,青翠而幽暗,连鱼鳞都不可见。

一松称卧龙,抉石根如轮:另一棵松树如同卧虎藏龙,石根像车轮一样盘踞。

孙枝亦屈铁,偃蹇不可驯:松针似铁一般坚硬弯曲,不屈服于任何风力。

其一虽空心,要与栝柏邻:虽然这棵松树只有空心,但也要和栝柏树并排生长。

独怜活动松,怛化逾廿春:最让人喜爱的是那一棵活动的松树,它历经了二十几年的变迁。

生邀宸翰赏,死作僧厨薪:它的一生都受到了皇帝的赏识,死后成为僧人烧火做饭的柴。

琳宫有兴废,古木烦见珍:无论皇家园林如何更替兴衰,那些古老的树木总是值得珍惜。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陆游晚年隐居山阴时所作。他游览过许多名山古寺,对寺院中的古树名木倍加爱惜。此诗为陆游游戒坛寺所作,全诗六首,每首五句,共三百四十九字。

开头两句“入门眩丹碧,千佛阁一新”,写诗人进入戒坛寺后所见景色。进门一看,只见一片红墙碧瓦,千佛阁焕然一新,令人眼前一亮。这里既写出了建筑的宏伟壮观,也表现了作者内心的惊喜之情。

接着两句:“戒坛胜在松,贵是辽金陈。”写戒坛寺的景色胜过其他寺庙,因为这里有千年古松。这一句中“戒坛”是指戒坛寺,“胜”是胜过的意思;“在松”指在寺院里;“辽金陈”指辽、金两代遗留下来的古松。这一句既写出了戒坛寺的历史底蕴,又写出了千年古松的雄伟壮观。

第三句:“一松插霄立,苍黝不见鳞。”描写的是一棵高耸入云的松树。这一句中“插霄”指高耸入云;“苍黝”指青翠幽暗;“鳞”指鱼鳞。这一句既表现了松树的高耸入云,又描绘出松树青翠幽暗的景象。

第四句:“一松称卧龙,抉石根如轮。”写另一棵高耸入云的老松树,犹如卧龙般威武雄壮。这一句中“称卧龙”指比喻老松树威武雄壮;“抉石根如轮”指松树扎根在岩石上,仿佛车轮一般。这一句既表现了老松树的威武雄壮,又描绘出了老松树的坚韧不拔。

接下来两句:“孙枝亦屈铁,偃蹇不可驯。”写老松树的枝条弯曲如铁,不屈不挠。这一句中“孙枝”指老松树的枝条;“屈铁”指弯曲像铁一般;“偃蹇”指不屈服;“驯”同“顺”。这一句既表现了老松树的坚韧不屈,又描绘出了老松树的顽强生命力。

第五句:“其一虽空心,要与栝柏邻。”写虽然这棵老松树只剩下空心的树桩,但它依然与栝柏树并肩站立。这一句中“其一”指前面提到的两棵老松树之一;“空心”指只剩下树心没有木质的部分;“邻”指并肩。这一句既表达了对老松树的赞美之情,又表现出了对老松树的惋惜之情。

最后两句:“独怜活动松,怛化逾廿春。”写最让人喜爱的是那一棵活动着的松树,它经历了二十几年的变迁。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活动松的喜爱之情,又描绘出了活动的松树历经沧桑的场景。

最后两句:“生邀宸翰赏,死作僧厨薪。”写它的一生都受到了皇帝的赏识,死后成为僧人烧火做饭的木材。这两句既表现了诗人对活动松的感激之情,又描绘出了活动的松树被用于宗教仪式的场景。

整首诗以“戒坛潭柘二寺得诗六首示嘿园宰平因寄堇腴”为题,通过描写戒坛寺中的老松树及其经历,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喜爱之情以及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珍视之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