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桑掇露英,满意诩佳色。
宁知千载下,粲烂至此极。
迟暮造物怜,区别与装饰。
虽穷变化巧,未失幽静德。
惜无钱画传,谁补范谱摭?
是翁习抱瓮,忧潦那望泽?
挼种逮观成,岁岁有新获。
世尘了不关,相忘孰主客?
注释:
同闇公:作者自称。愔仲:字彦和,晋安太守王凝之的侄子。罗氏园:指晋朝尚书罗含的花园。柴桑:在今江西南昌市东。掇:拾取。露英:指菊花的花蕊。满意:心中满足。诩(xǔ):夸耀。佳色:美好的颜色。粲烂:色彩鲜艳,灿烂。千载下:一千年以后。物:指自然。造物者:造物的主宰。区别与装饰:区分美丑,讲究形式。钱(qian)画:古代的绘画艺术。范谱:泛指书法。摭(zhē):摘录。抱瓮:抱着水桶灌水。忧潦:担忧积水,比喻担心贫困。那望泽:希望得到恩惠。挼(nuó):揉搓。种:指花蕾。逮:及、到。观成:开花。岁岁有新获:每年都会有新的收获。世尘:世间的尘垢。了不关:毫不相关,毫不涉及。相忘孰主客:谁又能分辨谁是主人?孰:谁。
赏析:
《同闇公愔仲观菊罗氏园》是一首咏赞秋菊的诗。全诗四章,各章四句,每章开头两句写菊的采摘和欣赏,第三、四句表达诗人对菊花的赞美之情以及自己的感慨,最后一句抒发诗人的感叹和感慨,以景结情,意境深远。
首章写秋菊被采撷后,在园中的欣赏。“柴桑”三句是说,诗人在秋天的时候,来到柴桑这个地方,采摘到菊花的嫩芽、花萼,然后把它们放在心里欣赏。这里的“满意”,指的是心中的喜悦、高兴;“诩佳色”,指的是夸赞菊花的美丽颜色。这两句的意思是,诗人采摘到菊花的嫩芽,心中十分高兴,觉得菊花的颜色非常美丽。
第二、三章写诗人对于菊花的赞叹和感慨。“迟暮”三句是说,诗人看到自然界的菊花,想到了岁月已晚,自己已经年事已高,所以感慨不已。这里的“迟暮”,指的是衰老、迟暮的意思;“造物”三句是说,造物主(即自然)偏爱菊花,让它在百草中显得格外美好,这是自然给予它的恩惠。这两句的意思是,造物主偏爱菊花,使得菊花在百草中显得格外美好。而诗人则因为年老体衰,无法像其他文人一样,得到自然的赏识。
最后一章是诗人的感慨和感叹。“虽穷变化巧”三句是说,虽然诗人自己穷尽了各种技巧来描绘菊花,但是却没有能够把菊花的美好展现出来。这里的“变巧”,指的是变化的技巧、手法。这两句的意思是,尽管诗人用尽了技巧和方法,但却没有能够把菊花的美展现得淋漓尽致。因此,诗人感到遗憾和失落。
这首诗通过描写菊花的盛开,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喜爱之情以及对自然美的感悟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岁月易逝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