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派门摊,官催后保督前团。毁屋得缗上州府,归去,独宿牛车滴秋雨。
【注释】
江南杂咏:指宋代王安石、苏轼等诗人的《江南杂诗》。户派门摊:旧时官府征取税金,按户籍分摊到每户。官催后保督前团:指官府督促百姓缴纳钱物。后保督前团:征收税金时,官府催逼百姓交纳。毁屋得缗:指因征税而毁坏房屋的民户,得到补偿的钱。上州府:上等的州郡。归去:回家。独宿牛车滴秋雨:因征税而破产的百姓被迫在牛车上过夜,滴滴雨水从牛身上滴下来。
【赏析】
这是王安石的《江南杂咏》之一,描写了北宋时期赋税繁重,百姓不堪重负,不得不卖妻鬻子,家破人亡的社会现象。诗中反映了当时人民生活的困苦和社会矛盾的尖锐,是一首揭露统治者横征暴敛的檄文。
“户派门摊”四句:写官吏催税的威势。户派门摊,即按户籍向各家各户征收税金。这两句说官府派出人员,四处敲门,要百姓缴税,催逼得十分厉害。官催后保督前团:官府催逼百姓纳税。这两句说官吏催逼得十分厉害,有的催逼到乡间集市上去收税。后团:指乡村里的人。督前团:指城市里的商贩和手工业者。这两句说官员们催逼到集市上去,强迫城里的商人和手工业者也要交税。毁屋得缗(mín)上州府:指因逃避税款,一些百姓被逼拆房卖地以缴赋税,甚至家破人亡。这两句说一些百姓被逼拆房卖地,把所得钱送到州府去缴税,弄得家家破产,人人受害。归去,独宿牛车滴秋雨:因逃避税款而被逼破产的百姓被迫在牛车上过夜,滴滴雨水从牛身上滴下来。这两句说那些因逃避赋税而破产的人,只好住在牛车上过夜,雨水从牛身上滴下来。
此诗为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所作,是一首揭露统治者横征暴敛的檄文,也是作者对北宋统治阶级的强烈谴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