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榭枕官河,朱栏倚粉娥。记早春、栏畔曾过。开着绿纱窗一扇,吹钿笛,是伊么?
无语注横波,裙花信手搓。怅年光、一往蹉跎。卖了杏花挑了菜,春纵好,已无多。

诗句解释及赏析:

  • 春暮半塘小泊: 这句描述了一个场景,春天的傍晚时分,诗人在一条小河旁的小船上停泊。这反映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留恋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水榭枕官河: 水榭位于官河边上,暗示了诗人所在的是一个靠近河流的地方。水榭通常与文人墨客的雅兴相连,可能是一个休闲或会友的场所。

  • 朱栏倚粉娥: 这里用“朱栏”和“粉蛾”(即荷花)作为装饰,形容栏杆和花朵的颜色鲜艳。朱栏和粉娥都是美丽的象征,朱栏可能指的是红色的栏杆,而粉娥则指白色的莲花。这种描绘增添了一种古典美的氛围。

  • 记早春、栏畔曾过: 诗人在这里回忆了早先春天时,他曾经在栏杆边经过的情景,这里的“早春”可能指的是一年中的初春时节。

  • 开着绿纱窗一扇: 诗人描述了一扇窗户敞开着,窗外是绿色的纱帘,这样的场景让人联想到春天的生机盎然和宁静美好。绿纱窗增添了一份朦胧美,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 吹钿笛,是伊么?: “吹钿笛”可能指的是吹奏乐器的动作,“钿”是一种装饰品,常用来比喻精美的乐器。这里的“是伊么?”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疑惑或是询问,可能是在询问是谁在吹奏这美妙的音乐。这个疑问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当前景象的珍惜和对美好时光的不舍。

  • 无语注横波: “无语”意味着诗人无言以对,可能是因为内心的感慨或者沉默。“注横波”形象地描绘出诗人眼中的波动,可能是泪水或者是对过去的回忆引起的情感波动。

  • 裙花信手搓: 这句诗描绘了一种随意的行为,诗人可能在整理自己的裙摆,动作中透露出一丝不经意和悠闲。

  • 怅年光、一往蹉跎: 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间的无奈和遗憾。“蹉跎”意味着时间匆匆流逝,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强调了时间无情的主题。

  • 卖了杏花挑了菜: 这句反映了诗人的生活选择,可能是为了生计而不得不放弃一些美好的东西,如杏花和蔬菜。这种转变体现了生活的艰难和社会现实的残酷。

总体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诗人的情感世界。从水榭的宁静到朱栏的装饰,再到吹奏乐器的情景,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色彩、动作和细节来营造一个充满诗意的画面。然而,诗人的内心却是矛盾和忧郁的,他感叹时间的流逝带来的遗憾和失落。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写和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以及对生活变迁的深刻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