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夜空堂人一个。心上愁多,不寐摊书坐。将近三更犹未卧。乍惊骤雨天边过。
洒向小窗声更大。纸薄难禁,容易风吹破。衾枕安排浑未妥。床前扑杀银釭火。

【注释】

黄金缕:乐府《杂曲歌辞》名。

寒夜空堂人一个:寒夜,寂静的空房;“空堂”即指寒夜。“一”字双关,既表示数量,又表人单。

心上愁多,不寐摊书坐:心上忧愁多,所以睡不着,只好坐着看书。

将近三更犹未卧:天已将近三更,但自己还躺在床上未能入睡。“三更”指深夜。

乍惊骤雨天边过:突然间一阵骤雨从天边飞来。“骤雨”指雷雨。

洒向小窗声更大:雷鸣般的雨声从窗子传进屋里,声音更大了。“小窗”指窗户很小。

纸薄难禁,容易风吹破:纸太薄了,不能经受这狂风暴雨的侵袭。“风”与“雨”,都是指自然现象。

衾枕安排浑未妥:被子和枕头都还没有准备好。“衾枕”指被褥和枕头。

床前扑杀银釭火:在床前把灯扑灭了。“银釭”即银灯,指油灯。

【赏析】

这首词写一位闺中少妇独宿时的所闻所见所感。开头二句点明时间、人物,为下文铺叙环境作铺垫。第三句写因心上愁思重重,以致难以入眠而只得坐待天明的情形。第四句写半夜里忽然听到雷声大作,紧接着大雨倾盆而下的情景。后三句写风雨之声透过窗缝,直打进屋内,纸帐被风吹破的情景。结拍两句写她只好在黑暗中点燃蜡烛驱赶风雨,最后只好把灯吹灭。全词通过描写这位少妇独宿的情况,表现了她内心的苦闷和寂寞,也反映了封建社会妇女的不幸遭遇。

这首词是闺怨词中的名篇,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作者善于抓住典型细节,用白描的手法,刻画出主人公的形象。如开头二句交代了人物和时间、地点,为后文写她的心理活动作了铺垫。接着四句写出了主人公因心上愁多而无法入睡,只能坐在书桌旁等待天明。五句写她听到雷声和雨声,感到心烦意乱,于是只好收拾好一切准备睡觉,却因为风雨太大而没有睡好。六句写风雨声越来越大,连纸帐都被吹破了,主人公再也忍受不住,只好把灯吹灭,借以驱赶风雨。末两句则以主人公的无力之举,衬托了她的内心痛苦。此词语言质朴通俗,情感真切动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