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堂遥隔楚云西,远近浮槎理亦齐。
岂有园官供菜把,仍催稚子树鸡栖。
寄奴井在泉湛汲,丁卯桥荒路不迷。
比似成都留杜老,居人指是浣花溪。

【注释】

①移寓:迁移居住。城南草堂:作者在成都的居所。南,指南。草堂,指杜甫在成都的茅屋。②北堂遥隔楚云西:“北堂”指杜甫的住所,“遥隔”即远隔,杜甫当时被贬到四川。③浮槎:古代传说中一种木筏子。④岂有园官:哪来的园丁?把:侍奉。⑤仍催稚子:仍然催促孩子们去砍柴、种菜。⑥寄奴井:相传为晋王谢安所开,井水湛碧,可饮。⑦丁卯桥:在成都附近。⑧比似:比作。留杜老:杜甫曾流寓成都浣花溪边。⑨浣花溪:成都附近的一条河。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移居成都草堂后所作。诗题下自注“时年五十九”。全诗以记事为主,通过叙述自己移居新居的情况,表现诗人对新居的喜爱之情。首联写新居远离旧地,但与故人无别;颔联写邻里之间和睦相处,互帮互助;颈联写诗人生活起居之便;尾联以杜甫自比,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感情真挚,富有生活气息。

此诗首句点明自己迁居的时间和地点——在成都城南的草堂。次句写新居远离旧居,但与故人一样。第三句写邻里之间和谐友好,互相帮助,共同劳作。第四句写自己生活起居十分方便,没有受到任何干扰。末联则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感慨。杜甫当年流寓成都浣花溪时曾写过许多诗篇,而如今诗人却只能以回忆来表达他对这位伟大诗人的感情。因此,此诗也可以说是一首怀古诗,即通过怀念杜甫来表达对朋友的思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