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干戈起,消磨近一年。
那堪多难后,重话识君前。
缚裤参戎幕,徵歌列绮筵。
相逢须痛饮,莫负杖头钱。
【注释】:
海外干戈起,消磨近一年。
那堪多难后,重话识君前。
缚裤参戎幕,徵歌列绮筵。
相逢须痛饮,莫负杖头钱。
赏析:
这首诗写于乾道六年(公元1170年)夏初,是诗人在军中与友人话旧时的即兴之作。
首联“海外干戈起,消磨近一年”,写时局动荡,战争频仍;而自己却困居僻地,无法报效国事,心中无限感慨。“干戈”一词,既是对当时战乱局面的形象描绘,又是对国家动乱的隐晦批评;“消磨近一年”一句则表达了诗人的悲凉心情。
颔联“那堪多难后,重话识君前”则是说在这艰难困苦之时,还能有机会和故交重逢,实属不易。这两句诗表现了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同时也透露出了诗人对未来命运的忧虑。
颈联“缚裤参戎幕,徵歌列绮筵”则描绘了与友人相聚的情景。“缚裤”形容战事紧张,不能脱身;“征歌”则指宴会上的歌声悠扬。这两句诗既写出了友人之间的热情招待,也表现出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尾联“相逢须痛饮,莫负杖头钱”则是对友人的鼓励之词。意思是说,既然能够相逢,那就要痛痛快快地喝酒,不要辜负这次相聚的机会。这两句诗既体现了诗人豁达的胸襟,也展现了他对友情的珍惜。
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但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难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