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书生策,孤军更受围;
有人谋弃甲,独我赋无衣。
去住多拘束,行藏有是非。
抚膺三叹息,万事与心违。
【注释】
①遣闷:排遣烦闷。
②孤军更受围:孤立无援的部队被敌人包围了。
③有人谋弃甲,独我赋无衣:有人说要放弃战斗,我却只有一身衣服。
④去住多拘束:进退都受到限制。
⑤行藏有是非:行为和处世都有对错之分。
⑥抚膺三叹息:用手拍打胸膛,三次叹息。
⑦万事与心违:所有的事情都违背了自己的心意。
【赏析】
此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中被迫离开长安后写的一首七绝。
全诗前两句写诗人的处境,后两句抒情,最后一句总括全诗。
首联“不用书生策,孤军更受围”意思是说:“用不着用兵书里的策略,孤立无援的我军更受敌人的包围。”
颔联“有人谋弃甲,独我赋无衣”意思是说:“有人想要放弃战斗,而我只有一件单衣。”
颈联“去住多拘束,行藏有是非”的意思是说:“无论是前进还是后退,都受到种种限制;不论是怎样行动或是怎样做人,都会有各种是非判断。”
末联“抚膺三叹息,万事与心违”意思是说:“我用手拍打着胸口,反复地叹息,所有的事都和我的愿望相违背。”
杜甫一生坎坷,颠沛流离,他以天下为己任,却屡遭挫折。他一生忧国忧民,但壮志难酬。他在诗中写到“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在诗中写到“默思失业徒,因吟《正气歌》”,在诗中写到“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这些都充分反映了杜甫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忧虑,也体现了诗人的高尚情操。《山中遣闷》是杜甫在安史之乱中的一段遭遇,也是杜甫一生中最艰难困苦的时期。这首诗就是杜甫身处困境之时所发出的哀叹,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之情以及他对国家未来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