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扫先人冢,于今又一年。
沧桑悲故里,烽火接新烟。
哭野多因战,招魂半在田。
眼看墦祭者,不觉泪涟涟。
清明
不扫先人冢,于今又一年。
沧桑悲故里,烽火接新烟。
哭野多因战,招魂半在田。
眼看墦祭者,不觉泪涟涟。
注释:
- 不扫先人冢:表示对逝去亲人的尊重和怀念,不去清理他们的坟墓。
- 于今又一年:意味着时光飞逝,又是一年的清明节。
- 沧桑悲故里:指岁月变迁,家乡经历了许多变化和悲伤。
- 烽火接新烟:形容战争频繁,硝烟四起的景象。
- 哭野多因战:战争让很多地方变得荒凉,人们只能在战争中失去的土地上哭泣。
- 招魂半在田:指一些被战争夺走生命的人的灵魂还在人间徘徊,寻求慰藉。
- 墦祭者:指的是到坟前烧纸祭祀的人们。
- 不觉泪涟涟:表达了诗人面对这一切时,内心的悲痛和无奈。
赏析:
这首诗通过清明节这个特殊时期,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和深深的情感。诗中通过对故里沧桑、烽火连天、战火纷飞等景象的描述,深刻地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和对战争带来的苦难的感慨。同时,诗人也用“坟前烧纸祭祀”和“墦祭者”等细节,展现了人们在清明节这一天对故人的缅怀之情。最后,“不觉泪涟涟”一句,更是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面对这一切时的心痛和无助。整首诗语言朴实而深情,充满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未来和平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