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去住系苍生,南北同心仰大名。
宗、岳有谋偏不用,汪、黄和议究无成。
空闻播越思航海,不见艰虞忆汴京。
今日墓前桐口水,奔流犹作怒潮声。
【注释】
- 李忠定公:指北宋名臣李纲,谥号忠定。2. 苍生:百姓。3. 南北:指南方抗金派和北方主战派。4. 宗、岳:指宗泽、张所,都是南宋初年抗金的著名将领。5. 汪、黄:指文天祥、陈宜中,两人曾主张联金灭宋。6. 播越:指岳飞被秦桧害死后,岳飞部将杨再兴率部在南方继续抗金,后来被朝廷处死。7. 汴京:指北宋都城东京,即今河南开封。8. 桐江:在浙江绍兴,为李纲的故里。9. 怒潮:指汹涌澎湃的江潮。
【赏析】
这首七绝,是诗人在南宋时所作。诗的前二句,概括了南宋初年的政治形势。当时,金朝南侵,中原沦陷,南宋朝廷内部又分为主战派和主和派,而两派的意见又不尽一致,因此,南宋政权内部矛盾重重,危机四伏。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诗的后六句,具体描绘了南宋政权内部的纷争和斗争,以及这些斗争给人民造成的痛苦。最后两句写李纲墓前的河水奔腾不息,仿佛在诉说着当年的历史悲剧。
此诗前四句总括南宋初年政治局势,后六句描写当时南宋政坛上的纷争与斗争。全诗语言简洁明快,一气呵成,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南宋政局动荡不安的不满情绪以及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忧虑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