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提举洞霄宫,帝座虽遥梦寐通。
去国惟闻争许翰,当时原不识陈东。
两河形势烽烟外,万里江山指掌中。
如此乾坤甘一掷,伤心苟活是高宗。

【注释】

李忠定公:指李纲,南宋抗金名臣。提举:管领、主管之意。洞霄宫:道教宫观。帝座:皇帝。通:相通。许翰:许亢宗,当时宰相。陈东:陈望,字东父,时为进士。两河:黄河以北为“外”,长江以南为“内”。乾坤:天地。一掷:一投。高宗:赵构,宋钦宗的第九个孙子,宋钦宗被金人俘虏后,他即位,史称“徽宗”或“高宗”。苟活:苟且生存。

【赏析】

此诗是作者于靖康之变之后,为亡国之君赵构写的一首讽刺诗。

首联“十年提举洞霄宫,帝座虽遥梦寐通。”写李纲在任期间,曾为宋徽宗讲求长生不老之道,而自己则远离朝廷去修道。这两句表面上是说李纲与皇帝相隔遥远,实际上却是讽刺他远离朝政,一心修练成仙。

颔联“去国惟闻争许翰,当时原不识陈东。”意思是说,李纲离开朝廷以后,人们只谈论许亢宗(即许翰)的事情,却忘记了当年的陈东(即陈望)。这里用反衬的方法,表明李纲对国家大事毫无关心,只顾个人名利。

颈联“两河形势烽烟外,万里江山指掌中。”写李纲虽然远离朝政,但他仍能看清天下大势:“两河形势”指的是北方,“烽烟外”是指北方的战火;“万里江山”指的是南方,“指掌中”是说李纲可以随意指挥全国局势。这是讽刺李纲虽然身不在位,但仍然能高屋建瓴地掌握全局。

尾联“如此乾坤甘一掷,伤心苟活是高宗。”意思是说,如此乾坤大业竟然轻易放弃,令人伤心不已的是高宗赵构苟且偷安。这句诗是全诗的主旨所在,作者以讽刺的语气表达了对高宗赵构的不满和批评。

整首诗通过对李纲一生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这位爱国名臣的崇敬之情和对南宋统治者的失望情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