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捧文书暗自惊,非官非吏逐人行。
宦场领略科名贱,世事消磨意气平。
笑骂由他宜自检,睚眦于我本无争。
城狐社鼠多奇拓,谁信冰壶彻底清。
【注释】
捒中感事:在仕途中遭遇挫折。
科名:科举考试中的功名。
世事消磨意气平:指世态炎凉,使原本的意气消沉了。
城狐社鼠:比喻依附权势而作恶的人。
多奇拓:形容见识不凡。
冰壶:比喻清明廉洁之心。
【赏析】
《捒中感事》是唐代王绩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在仕途受挫时的心情。全诗意境开阔,语言简练,富有哲理。
首句“手捧文书暗自惊”,诗人在仕途中遭受挫折,心中深感震惊。这里的“手捧文书”指的是诗人接到朝廷的公文,需要处理各种事务;“暗自惊”则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失望。
第二句“非官非吏逐人行”,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官场中的处境。他既不是真正的官员,也不是一般的官吏,而是被排挤在外、被人追逼的人。这里的“逐人行”暗示了官场中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
第三句“宦场领略科名贱”,诗人感叹自己在官场中的经历让他认识到了科举制度的弊端。这里的“科名”指的是科举考试中的功名,“贱”则表示这些功名并不值得珍惜。诗人对此深感失望,甚至有些自嘲。
第四句“世事消磨意气平”,进一步抒发了他内心的感慨。他看到世间的纷扰和变迁,让自己原本高傲的意气变得平淡无奇。这里的“意气平”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人情的看法,他认为这些都不是真正值得追求的东西。
第五句“笑骂由他宜自检”,诗人提醒自己要保持冷静和理智,不必过多地在意他人的嘲笑和辱骂。这里的“宜自检”意味着要时刻反省自己的言行,保持清白和正直。
第六句“睚眦于我本无争”,诗人强调自己与那些小人之间的矛盾并非实质性的冲突,只是一些小事而已。这里体现了诗人对权力斗争的不屑一顾。
最后一句“城狐社鼠多奇拓”,诗人以城狐狸和社老鼠为例,表明这些依附权势而作恶的人虽然表面上风光无限,但实际上都是些不可靠的小人。这里的“多奇拓”表示这些人虽然有所建树,但终究是靠投机取巧而不是真正的才能和实力。
整首诗通过诗人在仕途中的遭遇和反思,表达了他对官场的不满和对清廉生活的追求。同时,诗中的哲理意味也使得这首诗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