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风吹馆徒,骤雨罢朝讲。先生不出门,兀坐思鹿港。
纵论至于诗,势若倾钱銗。唐、宋三百家,剖析如挥䎧。
令我失所闻,当头甘受棒。移镫与之谈,忍冻缩头项。
果然心花开,明珠生老蚌。朝看田水高,老农不敢耩。
飘零及林木,天心何其𢗒。无乃雾致愆,斯人实儱傋。
语罢各分散,腰佩响珠玤。
【注释】
连日风雨:接连几天的风雨。沧洲:指江边的沙洲,泛指水边。狂风吹馆:狂风吹拂着馆舍。徒:白白地。骤雨罢朝讲:突然停止上朝讲学。先生:对老师或学者的尊称。兀坐:独自坐着。思鹿港:想望鹿港(台湾省名),借指故乡。倾钱銗:比喻诗作气势如钱塘潮涌。唐、宋三百家:泛指唐宋以来许多作家。剖析:详细分析研究。如挥䎧:挥动笔杆。我:作者自己。令:使得,使。失所闻:失去了听闻的机会。当头甘受棒:比喻挨了一顿骂,受了批评。移镫:移步。与之谈:同他谈论。忍冻缩头项:忍受严寒,缩颈而坐。果然:果然,确实。心花:指高兴的心情。明珠生老蚌:比喻有才的人得到赏识。田水高:形容天气寒冷。耩:犁地用的翻土工具。飘零及林木:飘零,落叶纷飞。及:到,及于。天心:天命,天意。𢗒:不平正,不平直。儱傋:怠慢,不恭敬。腰佩响珠玤:形容人说话时响亮有力,掷地有声。
【赏析】
此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内容是说作者与友人一起在风和雨中漫步谈心,抒发了诗人热爱大自然、关心社会民生的思想感情。
首联“连日风雨,戏用三讲全韵调沧洲”,点明出游的时间和地点。连日的风雨,是自然现象,也是诗人心情的真实写照。
第二联“狂风吹馆徒,骤雨罢朝讲。先生不出门,兀坐思鹿港”,表现了作者因风雨不能外出讲学的苦恼,以及他对故乡和人民的思念之情。
第三联“纵论至于诗,势若倾钱銗。唐、宋三百家,剖析如挥䎧。”表达了作者对诗歌创作的热情。
第四联“令我失所闻,当头甘受棒。移镫与之谈,忍冻缩头项。”表现了作者对朋友的敬爱之情。
第五联“果然心花开,明珠生老蚌。朝看田水高,老农不敢耩。”表现了诗人对农业劳动者辛勤劳作的赞美之情。
第六联“飘零及林木,天心何其𢗒。无乃雾致愆,斯人实儱傋。”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看法。
最后两联“语罢各分散,腰佩响珠玤。”“腰佩响珠玤”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豪爽的性格特点。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共八句,每句七个字,平仄协调,对仗工整。语言简练,意境开阔,富有诗意,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