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针无语倚妆台。花信费疑猜。山桃未破,海棠犹睡,林杏初开。
今年毕竟春寒重,梁燕不曾来。清明时节,阴晴气候,懊恼情怀。
【注释】
眼儿媚:词牌名。
馀寒殢人:指春天天气仍然寒冷。殢,同“贻”,留连的意思。
悄然有感:悄悄地有所感触。
停针无语倚妆台:停下手中针线,默默地坐在梳妆台前。
花信费疑猜:花期已到,但迟迟不开,令人疑惑。
山桃未破:桃花尚未开放(“破”读作“pò”)
海棠犹睡:海棠还未盛开。
林杏初开:杏花才刚刚开放。
梁燕不曾来:燕子没有飞来。
清明时节:清明节时。
阴晴气候:指天气的阴晴不定。
懊恼情怀:感到烦恼、郁闷。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清明时节的词,上片写景抒情,下片抒情,全词抒发了词人对春天景色变化的感慨,以及因春寒而引起的惆怅之情。全词以“馀寒”为线索,将词人的感受贯穿始终。上阕写景中寓情,下阕抒情中见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开头三句写清明时节,天寒风凄,使人感到阵阵寒意。作者把“春寒”与“馀寒”相提并论,既突出了“馀寒”之甚,又烘托出“春寒”之深。“殢”字用得妙,它既是“留连”的意思,又是“留恋”或“依恋”的谐音,这里借以表明词人的惜春之意。“燕子不来,悄悄有感”一句是全词的枢纽。这两句是说:燕子不到这里来(因为春寒),我不禁暗暗有些伤感。燕子是候鸟,春分以后就会从南方飞回北方。可是在清明这一天,燕子还未来。因此词人便产生了燕子不归的联想,从而引起伤春之感。“停针不语倚妆台”,写词人因春寒而不思绣,因伤春而不思妆。“停针无语”是写静态,“倚妆台”(也即凭妆台)是写动态,二者结合,写出了词人的动作和神情,同时也点明了季节。“花信费疑猜”,写花信未到,人们不免要怀疑是不是今年春天来得特别迟。“山桃未破”,“海棠犹睡”,都表现了春天的姗姗来迟,进一步渲染了“余寒”的气氛。
过片由景及情,抒写作者的伤春之情。词人看到山桃尚未开花,海棠还没有开放,杏花也刚开始开放,就想到今年的春天一定还是冷,所以“今年毕竟春寒重”。这里的“毕竟”二字表明了词人对今年春天冷暖的深切感受。“梁燕不曾来”,是说燕子没有按时归来。“梁燕”,本指喜鹊,相传喜鹊报喜,故称“梁燕”。梁燕不返,说明春天来了,却不是像人们所预期的那样美好。“清明时节,阴晴气候,懊恼情怀”,这三句是上阕结语,也是下阕的开端。它们概括了上阕的内容:清明时节,阴晴不定,使人感到懊恼;这种心情是由于春寒所致。
这首词写景真切,抒情细腻,构思新颖,别具一格,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