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吟醉皖江楼,弹指俄惊十六秋。
可奈相逢又相别,满天风雨过真州。

【解析】

本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写诗人在真州与友人相逢又相别。全诗四句,每句7个字,平仄相对。“昔年”二字点明时间,“吟醉皖江楼”写诗人在安徽游历的情景,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弹指俄惊”二句用典,写出诗人的悲叹之情。“可奈相逢又相别”写诗人的无奈之情;“满天风雨过真州”描写诗人离别时的情景。“赏析”中主要从内容和语言两个角度分析。

【答案】

译文:

过去我在安徽游玩,曾经到过皖江楼吟诗喝酒。转眼之间,已经十六年的光阴过去了。可惜的是,这次重逢却不得不再次分离,眼前只见满天风雨,经过真州(今江苏省仪征市)。

注释:“真州”:古地名,位于今天的江苏省仪征市。皖江:长江支流,流经安徽省西部。

赏析:

首联回忆当年在皖江楼与友人饮酒吟诗之情景。皖江即指长江下游北岸之一段,为长江支流,流经安徽省西部。昔日诗人曾登临此楼,借酒消愁,放歌高吟。“昔年”两句,回忆往日在皖江楼上与友人欢聚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故地的依恋之情。“吟醉”二字,既写诗人当时饮酒作乐的情形,亦表明他对故土的无限眷恋之情。

颔联紧承上句,以“弹指”二字起兴,写诗人与友人分别后的感慨。“弹指”,形容时间过得快,转瞬即逝。“一”字,则表示时间短暂,如白驹过隙般迅速。“俄惊”二字,写诗人对时光飞逝的感叹。“十六秋”三字,点出诗人与友人分别的时间已有十六年之久。“可奈相逢又相别”,表达诗人对友人分别的惋惜之情。“相见”二字,说明两人虽然分别,但仍然思念着对方,渴望再见面。“相别”,则表明诗人与友人分别后,无法再见。

颈联写诗人与友人再次分别的情景。“可奈”,表示无可奈何。“相逢”二字,表现诗人与友人再次相聚的喜悦之情。“又”字,表示诗人与友人的再次分别。“相别”二字,表明诗人与友人分别后,无法再见。“满天风雨过真州”,“真州”,即今天的江苏省仪征市。“满”“天”二字,形象地描绘了风雨之大,笼罩了整个天空。“过”字,表示诗人与友人在风雨中艰难行走的情景。

尾联写诗人与友人在风雨中艰难前行,终于到达目的地。“相逢”二字,表现诗人与友人再次相聚的喜悦之情。“又”字,表示诗人与友人再次分别。“相别”二字,表明诗人与友人分别后,无法再见。“满天风雨”,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担忧之情。而“过真州”三字,则表现出诗人对朋友的祝福之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