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篷芦厂,载观盐灶民。
樵山已遥远,釜海亦艰辛。
火候知应熟,卤浆配欲匀。
可怜终岁苦,享利是他人。
【解析】
这是一首咏煎盐者的小诗,诗人通过描写煎盐者的辛勤劳作,表达了对他们辛劳的同情和赞美。
首联“一历篷芦厂,载观盐灶民”,是说作者经历了篷芦厂(地名),看到了从事盐业生产的劳动人民。篷芦厂是古代的一种制盐工具。这里,诗人用篷芦厂来代指盐业生产工具,以表现对盐业生产工作者的重视。
颔联“樵山已遥远,釜海亦艰辛”,是说采伐山林、炼制盐卤等环节都很艰难。“樵”字暗含了劳动者艰苦的劳动过程。“釜”即古代煮盐用的锅,“远”字既形容路途遥远,也暗示了盐农生活的贫困。
颈联“火候知应熟,卤浆配欲匀”,写煎盐的技艺。这里,诗人运用了“工”字,表明煎盐的工艺非常讲究。“卤浆”是煎盐过程中使用的盐水。“配欲匀”则是指将盐水均匀地放入锅中。这两句不仅写出了煎盐的艰辛,还表现出了劳动者精湛的技艺。
尾联“可怜终岁苦,享利是他人”,是说这些辛苦劳作的人一年到头都很劳累,他们所得到的利益却都被别人占去了。这里的“苦”字既是对劳动者的赞美也是对统治者盘剥百姓的批判。
【答案】
(1) 经过篷芦厂(地名)。
(2) 观察盐业劳动者的生产劳动。
(3) 采樵山路遥远,烧煮盐井艰难困苦。
(4) 掌握火候要恰当,调配盐水要均匀。
(5) 劳动者终年辛劳受苦,所得利益为他人所占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