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本例分上下编,率当一百册余篇。
丁年乐府补空白,戌岁盛京缀帙全。
秋月春风景无问,山情水态句捐妍。
即今祥禫游犹懒,月令搜吟拟阙填。
诗句释义与译文:
- 诗本例分上下编,率当一百册余篇。
- 注释:“诗本”指的是诗歌集或诗集。“例分上下编”表示这本书按一定的结构或主题被分为上下两部分。“率当”意为大概、大约。“一百册余篇”则表明这部诗书总共有一百多篇作品。
- 丁年乐府补空白,戌岁盛京缀帙全。
- 注释:“丁年”指丁酉年,即1747年(清乾隆十二年)。“乐府”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诗歌体裁,多用于宫廷娱乐。“补空白”意味着填补之前可能缺失的乐府作品。“戍岁”指戌年,即1758年(乾隆三十三年),当时作者在盛京(今辽宁省沈阳市)任官。“缀帙全”描述的是将各种资料整理成书的过程。
- 秋月春风景无问,山情水态句捐妍。
- 注释:“秋月”与“春风”分别代表秋天和春天的景象。“无问”意味着不进行评论或不涉及这些景物的特点。“山情水态”描绘山的景色和水的形态。“句捐妍”意指去掉了过于华丽的语言表达,让诗句更加质朴自然。
- 即今祥禫游犹懒,月令搜吟拟阙填。
- 注释:“祥禫”是指古代帝王去世后的哀悼仪式,这里用来比喻作者目前的心情状态。“游犹懒”形容作者对当前的活动感到懒散。“月令”可能是指某种节日或特定的月份。“搜吟”表示搜索并吟诵诗文。“拟阙填”意思是试图补齐所缺的内容,可能是说尝试填补因各种原因导致的诗文缺失。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自己作品集的整理过程及其心态的变化。一开始提及诗本分为上下两编,数量庞大。接着提到丁年(1747年)和戌岁(1758年)期间的努力,旨在填补之前可能的遗漏。随后通过描写秋天和春天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去除华丽装饰后的自然之美。最后一句则透露出作者对当前生活的懒散和对未来工作努力的渴望。整体上,这首诗展示了作者对自己作品的严谨态度和持续改进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