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门外古昭庆,取便寻幽过野堤。
僧不参禅修净业,佛无定相示全提。
法林自是忘忧所,精舍堪称小隐栖。
而我民艰常满目,岂能耽静对阇黎。

昭庆寺

钱塘门外古昭庆,取便寻幽过野堤。

僧不参禅修净业,佛无定相示全提。

法林自是忘忧所,精舍堪称小隐栖。

而我民艰常满目,岂能耽静对阇黎。

注释:

  1. 昭庆寺:位于钱塘门外的古老寺庙,历史悠久。
  2. 取便寻幽:寻找方便之处,享受宁静。
  3. 野堤:郊外的小堤。
  4. 僧不参禅修净业:僧人不专注于禅宗修行,而是修习清净的佛事。
  5. 佛无定相:佛教认为佛陀没有固定的相貌。
  6. 法林:指寺院内的树林,是人们寻求宁静的地方。
  7. 精舍:简陋而精致的小屋,这里指的是寺院。
  8. 小隐栖:隐居之地,形容寺院环境宁静优美,适合隐居。
  9. 我民艰:指人民的困苦和艰辛。
  10. 对阁黎:与和尚对话。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昭庆寺的宁静与美丽,同时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难。诗人通过参观昭庆寺,感受到了自然的宁静和寺院的祥和。然而,他也注意到了人民生活的艰苦,因此表达了不能沉湎于清静生活的态度。诗中的“我民艰常满目”一句,展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同情。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与人生苦难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和平与安宁的追求以及对人民苦难的同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