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笃姻盟拟晋秦,宫中教养喜成人。
诗书大义能明要,妫汭丛祥遂降嫔。
此日真堪呼半子,当年欲笑议和亲。
同来侍宴承欢处,为忆前弦转鼻辛。
【注释】
- 世笃姻盟:指与科尔沁结为婚姻之盟。2. 晋秦:指晋国与秦国,这里代指中原地区。3. 宫中教养:在皇宫里受到的教育和培养。4. 妫汭丛祥:指女子有美好的征兆,即“女德”,出自《诗经·邶风·柏舟》。5. 呼半子:称呼自己的儿子。6. 当年:指从前。7. 议和亲:指历史上曾发生过的与匈奴和亲之事。8. 前弦转鼻辛:形容琴声悠扬动听。9. 转:通“啭”。
【译文】
与科尔沁结成姻亲之盟,我十分高兴,因为那是晋地与秦国之间的友好关系。我在宫中接受良好的教育,如今已经长大成人。
我能够理解诗书中的大义,懂得如何运用它来处理事情。妫汭丛祥预示着我将降为嫔妃。今日真是可以称我为半个儿子了,因为我是皇上宠爱的妃子。当年我曾经想要笑谈与匈奴的和亲之事。
我们一起侍宴承欢,我还记得从前弹奏琴声的情景。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一位蒙古族女子(或公主)的颂词。诗中表现了这位女子的美貌、才德以及她的高贵身份。全诗以赞美的口吻描绘了这位女子的美德和成就,表达了作者对她的深深敬仰和爱慕之情。
第一句“世笃姻盟拟晋秦”中的“世笃姻盟”指的是与科尔沁结为婚姻之盟,而“拟晋秦”则表示这是晋地与秦国之间的友好关系。这里用“拟”字来形容这种关系,意味着双方有着深厚的友谊和相互尊重的文化背景。接下来一句“宫中教养喜成人”进一步描述了这位女子在宫中接受良好的教育,并因此成长为一名才华横溢的女性。
第二句“诗书大义能明要”中的“诗书大义”指的是她能够理解和运用诗书中的深刻道理。这体现了她在文化素养方面的卓越才能。而“能明要”则表示她将这些道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从而取得成功。
第三句“妫汭丛祥遂降嫔”中的“妫汭丛祥”指的是女子有美好的征兆,即“女德”,出自《诗经·邶风·柏舟》。这里用来比喻女子具有高贵的品质,并暗示她的美貌和才德。随后一句“遂降嫔”表明她已经成为了嫔妃,地位尊贵。
接下来的两句“此日真堪呼半子”和“当年欲笑议和亲”分别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与这位女子关系的变化和历史的回顾。其中“真堪呼半子”表示现在可以称呼她为半个儿子,这是因为她是皇帝宠爱的妃子,地位显赫且备受尊敬。而“欲笑议和亲”则是回忆过去曾经有过与匈奴和亲的历史事件,当时两国之间有过和平交往的愿望和努力。
最后两句“同来侍宴承欢处”和“为忆前弦转鼻辛”则是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盼。其中“同来侍宴”指的是两人一同参加宴会,享受欢乐的时光;“承欢处”则是指那些充满欢声笑语的时刻。而“为忆前弦转鼻辛”则是说每当听到琴声时,都会让人想起过去的欢乐时光,仿佛鼻子都能闻到那悠扬动人的琴声。
这首诗通过赞美一位蒙古族女子(或公主)的美貌、才德和高贵身份,展现了诗人对她的深深敬仰和爱慕之情。同时,通过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盼,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