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出城东门,见彼耘田者。
伛偻畦垄间,红日正西下。
挥汗立片时,薰风散平野。
指日卜西成,篝东赛秋社。
还忧租税重,催迫不相假。
终岁事辛勤,农夫莸利寡。
【注释】
暮(mù):傍晚。
见彼耘(yún)田者:看见在耕田的人。彼,那。耘,除草。
指日卜(bó)西成:指着太阳占卜西边能丰收。指日,指着太阳。卜,占卜。
篝(gōu)东赛(sài)秋社:到束边去参加秋社祭祀。篝,束边的边界。
还(huán)忧租税(zūshuì):还要担心收租税。还,还乡。
催迫不相假(jiǎ): 催促得很紧,没有宽缓余地。催迫,催促。不相,不。假,宽缓。
终岁事(shǐ)辛勤:终年辛苦劳动。
农夫莸(yóu)利寡:种庄稼的农民很少有收益。莸,同“油”,少。
【赏析】
此诗描写了农民耕作的情景,表达了对农民的深切同情。诗人用简练的语言和朴素的手法,描绘了农民在夕阳下辛勤劳作的场景,展现了他们生活的艰辛和内心的焦虑。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农民的关心和同情,以及对封建社会不合理制度的思考。
这首诗的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劳动者的尊重和关怀。诗人通过描绘农民在夕阳下的辛勤劳作,表达了对劳动者的敬意和感激之情。诗人用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将农民的生活场景呈现得淋漓尽致,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农民的辛苦和不易。
诗人还通过对农民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关注。诗人通过观察农民的生活,发现他们不仅要承受自然的压力,还要面对社会的不公。这种现实使得诗人更加关注社会问题,思考如何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以实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这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思考的诗歌。诗人通过对农民生活的描绘和思考,表达了对劳动者的尊重和关怀,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这首诗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