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不畏客,座侧牵衣语。
衫履皆村状,愚陋上眉宇。
诗书诚当知,稼穑终可取。
贫家缺衣食,力田固其所。
惭无孺仲高,谬得故人许。
令子他日来,荷锄俨宾主。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初冬与黄裕堂小酌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其生活态度的赞赏。
首句“小儿不畏客”,描绘了一幅天真无邪的画面,孩子对客人毫无畏惧,表现出孩子的纯真和热情。
“座侧牵衣语”形象地描绘了孩子们拉着衣服的场景,表现了他们好奇和渴望交流的性格。
第二句“衫履皆村状,愚陋上眉宇”,通过形容孩子的衣着和外貌,展现了他们朴素、朴实的形象,而“愚陋上眉宇”则突出了他们的质朴和不拘小节的性格。
第三句“诗书诚当知,稼穑终可取”,诗人强调诗书的重要性,并认为勤劳耕作是生活的基石。这反映了他对知识和劳动的重视以及对勤劳生活方式的赞美。
第四句“贫家缺衣食,力田固其所”,诗人指出贫困家庭常常面临衣食不足的问题,而努力耕作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方式。这句话体现了诗人对农民的同情和支持。
第五句“惭无孺仲高,谬得故人许”,诗人表达了自己没有像古人那样成为圣贤,但却获得了朋友的认可和赞赏。这反映了诗人谦虚的品质和对友情的珍视。
第六句“令子他日来,荷锄俨宾主”,诗人期待自己的儿子长大后能够像他一样,成为有学问、有能力的人,并且能够继承和发扬这种朴实和勤奋的精神。这体现了诗人对下一代的期望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整首诗通过对初冬与黄裕堂的相遇和对话,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知识、劳动和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赞美。诗人用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其真挚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