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江春水阔,日暮起清风。
银汉当窗见,渔歌一棹通。
鸡啼山色里,犬吠水声中。
晚气催残漏,晴云倚碧空。

这首诗是晚唐诗人张祜的《彭城夜泊》。以下是对每一句的翻译和注释:

诗句解读与译文:

  1. “沧江春水阔” - 沧江河的水在春天显得格外宽广。”沧江”可能指代的是一条宽阔的江河,这里的”沧”字形容江水的深邃和宽广。
  2. “日暮起清风” - 当太阳落山时,一阵清风悄然吹拂而来。”日暮”指的是傍晚时分,”清风”通常指自然风,给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感觉。
  3. “银汉当窗见” - 银河仿佛就在眼前(当窗),星星点点地闪烁着。”银汉”指的是夜空中的银河,”见”表示能够看到。
  4. “渔歌一棹通” - 渔船上的歌声传到了岸上,似乎连船都能感受到。”渔歌”指渔民唱的歌,”通”表示声音能传得很远。
  5. “鸡啼山色里” - 鸡鸣声中,山的颜色变得更加鲜明。”鸡啼”指的是早晨的鸡叫声,”山色里”可能是指山林之中,强调了清晨的宁静。
  6. “犬吠水声中” - 犬的吠叫声伴随着水声传来。”犬吠”指的是狗的叫声,”水声中”则是指水下的声音,两者交织在一起。
  7. “晚气催残漏” - 傍晚的微风催促着快要滴尽的漏壶。”残漏”指的是已经快要滴完的漏壶,”晚气”可能是指夜晚的凉意或晚风。
  8. “晴云倚碧空” - 晴朗的天空中,白云悠然自得。”晴云”指的是晴朗的天空中飘浮的云朵,”碧空”则是指清澈的蓝天,两者形成了美丽的画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傍晚时分的景色,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将读者带入到一个宁静而又生动的场景中。首句“沧江春水阔”开篇便以广阔的江水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开阔的视野。随后,诗中通过描述日落时分的自然景观、星空下的景象以及渔民的活动,展现了一幅和谐的画面。最后两句“犬吠水声中”和“晴云倚碧空”则以简洁的语言收尾,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那份宁静与和谐。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表现自然美景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