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上瑶台第一重,晴光翠色点芙蓉。
尘埋秦政千年璧,月照茅君九老峰。
汉室当时栖隐士,华阳何处觅仙踪?
我来不尽登临兴,独对苍岩万古松。
诗句释义及翻译:
- 偶上瑶台第一重,晴光翠色点芙蓉。
- 偶上瑶台:意外登上了瑶台,瑶台是神话中的仙山,这里比喻诗人的灵感来源。
- 晴光翠色点芙蓉:晴朗的天空下,绿色的色彩如同点缀在芙蓉花上的露珠一样明亮。这里的“翠”和“晴光”都是形容天气和景色的美好。
- 芙蓉:指荷花,常用来形容美丽的景象或事物。
- 尘埋秦政千年璧,月照茅君九老峰。
- 尘埋秦政:比喻历史的尘埃被埋没,无法重现当年的辉煌。
- 千年璧:形容秦政的权威和影响力深远,如千年之石,不可动摇。
- 月照茅君九老峰:月光照射在茅山九老峰,象征着茅山的古老与神秘。
- 汉室当时栖隐士,华阳何处觅仙踪?
- 汉室:指汉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强盛的时代,也是许多隐士选择隐居的地方。
- 栖隐士:指那些选择隐居生活的人,他们追求的是内心的平静和对自然的理解。
- 华阳何处觅仙踪:华阳是指传说中的仙境,这里询问在现实世界中何处可以找到仙人的踪迹。
- 我来不尽登临兴,独对苍岩万古松。
- 不尽登临兴:表示诗人对于登山的渴望和兴趣永无止境。
- 苍岩万古松:苍岩指的是岩石的颜色深沉,万古松则是指历经千年的松树,两者都是自然界中坚韧的象征。
- 赏析:
这首诗以游历茅山为主题,通过对茅山的自然风光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思考。首句通过“偶上瑶台第一重”表达了诗人意外发现茅山的美丽,同时也暗示了诗歌的主题即将展开。随后的诗句则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进一步展示了茅山的独特魅力。最后两句则将个人的情感与茅山的历史联系起来,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诗意和哲理,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