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挂蒲帆巨浪中,青山如画水溶溶。
势翻云汉飞霖雨,影息蛟龙靖北风。
两岸桑麻随棹碧,一天皓月印潭空。
欲寻当日封堆处,极目田禾翠色浓。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题张司业诗卷后》,全诗如下:

皂河化险为平。
高挂蒲帆巨浪中,青山如画水溶溶。
势翻云汉飞霖雨,影息蛟龙靖北风。
两岸桑麻随棹碧,一天皓月印潭空。
欲寻当日封堆处,极目田禾翠色浓。

注释与赏析:

  1. “皂河化险为平” - 描述了河流在风暴过后恢复了平静。
  • “皂河”可能是某条特定的河流,其名字可能因为某种原因而带有颜色(这里指的是黑色),这里的“化为平”意味着从危险或不稳定的情况转为安全或稳定的状态。
  1. “高挂蒲帆巨浪中” - 描述船只在巨浪中悬挂着帆篷。
  • “蒲帆”通常指的是用蒲草制成的帆,这种帆在当时可能更为经济实惠,且适用于较大的船只。
  • “巨浪中”形容了天气的恶劣以及航行中的困难。
  1. “青山如画水溶溶” - 形容山水景色美丽如同画卷。
  • “如画”常用来形容景物美丽得像画一样,这里强调了山和水的美景。
  • “溶溶”意为水流缓慢、清澈,增加了对自然美景的描绘。
  1. “势翻云汉飞霖雨” - 形容雨水强劲,有如翻腾的云海和雷电。
  • “翻云汉”可能指天空被乌云笼罩,暗示天气变化无常。
  • “飞霖雨”描绘了雨势之大,像是从天而降。
  1. “影息蛟龙靖北风” - 暗喻船只在狂风暴雨中稳住了方向。
  • “蛟龙”常被用来比喻强大的力量或威势,在这里它象征着狂风暴雨的力量。
  • “靖北风”意味着船只成功抵御了北风的侵袭。
  1. “两岸桑麻随棹碧” - 描述了两岸的田野随着船桨划动而呈现绿色。
  • “桑麻”指的是农田里种植的桑树和麻类植物,是农业的重要部分。
  • “棹”是船桨的意思,这里指船只的船桨。
  • “碧”指绿色的水面或田野,表明船行之处,周围都是绿色的景象。
  1. “一天皓月印潭空” - 描绘了夜晚明亮的月光照耀在湖面上的情景。
  • “皓月”指的是明亮的月亮,强调了月光的明亮。
  • “潭空”意味着湖水因月光变得清晰可见。
  1. “欲寻当日封堆处,极目田禾翠色浓” - 表达了诗人想要寻找曾经的封堆遗迹,并远眺田野,看到茂盛的禾苗。
  • “封堆处”可能是指过去某个地方的堆积物或其他标记,这里可能是一种象征或历史遗迹。
  • “翠色浓”指的是绿色的浓郁程度,反映出田野的生机盎然。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富有诗意的语言,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风景画。诗人通过对大自然的细腻观察,将读者引入到一个远离尘嚣、充满和谐与美好的境界中,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与和谐之美。同时,诗中的意象和情感也深深打动人心,引人深思。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自然美的热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