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酣万事付悠悠,其奈消愁愁更愁。
去国荀卿偏适楚,辞家王粲强依刘。
虚声到耳惊风鹤,浩气填胸逼斗牛。
一语自嘲还自笑,江湖也抱庙廊忧。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其内容为诗人对自身遭遇的感慨以及对时事的忧虑。以下是对其逐句的解释:

  1. 津门感事:这是第一句,描述了诗人在津门(即今天津市)的感受和遭遇。津门,作为古代重要的港口城市,也是政治和文化的中心地带,常常承载着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兴衰。
  2. 酒酣万事付悠悠:这句表达了诗人在醉酒之后对于世事的看法,认为一切都像流水般自然流逝,没有什么值得过于执着或担忧的。”酒酣”指的是诗人饮酒至醉的状态。
  3. 其奈消愁愁更愁:这两句是诗人对自己无法摆脱忧愁的描述。尽管他已经将很多事情放下,但内心的忧愁却依然如影随形,难以消除。这里的“其奈”表示无可奈何,而“消愁”、“愁”则分别指代了忧愁的消散和再次浮现。
  4. 去国荀卿偏适楚:荀卿是古代著名的儒家学者,曾游历于各国。这里提到荀卿偏适楚,意味着他虽然离开了原来的国家,但最终选择了楚国。这可能暗示了诗人自己的处境,尽管有离开的意愿,但最终还是留了下来。
  5. 辞家王粲强依刘:王粲是东汉末年的著名文学家,曾因避战乱而迁居荆州。这句诗中的“刘”,可能指的是荆州的统治者刘表,王粲在这里依附刘表。这可能反映了诗人自身的选择,尽管面临困境,但他还是决定留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地方继续生活。
  6. 虚声到耳惊风鹤,浩气填胸逼斗牛:这两句描述了诗人感受到的声音和气势。虚声,可能是指虚幻的声音,如谣言或虚假的消息;风鹤,常被用来比喻隐士或高洁的人。这里的“虚声”和“风鹤”可能象征着外界的喧嚣和误解。而“浩气填胸”则形容诗人内心坚定、豪迈的气概,如同山一般厚重。
  7. 一语自嘲还自笑: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我调侃的态度。自嘲,是一种自我解嘲的行为,表明他并不把外界的评价看得太重。而“自笑”则进一步强调了他对自己行为的幽默看待。
  8. 江湖也抱庙廊忧:江湖,通常指代广阔的水域,这里可能象征诗人的生活或思想领域。庙廊,古代建筑的一部分,常用于祭祀和集会。这里的“庙廊”可能暗示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和所面临的挑战。最后一句,“江湖也抱庙廊忧”,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国家乃至世界的忧虑和担忧。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个人经历和心境,展现了他对时代、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思考。通过对诗句的逐句解释和赏析,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情感世界和思想深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