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注释】:

西江月:词牌名。

无故寻愁觅恨:《诗经·王风·采葛》:“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有时似傻如狂:指人的行为举止怪异,不合常理。也指人的精神状态失常。

纵然生得好皮囊:尽管有好的外表。

腹内原来草莽:内心是杂乱无章的。

潦倒不通世务:指人不关心世俗事务。

愚顽怕读文章:指人愚笨,不愿读书。

性乖张:行为不规范、不端正。

那管世人诽谤:不顾及别人的非议和攻击。

【赏析】:

《西江月·无故寻愁觅恨》是宋代辛弃疾的作品。此词以议论为主,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态度的独到见解。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两句为全词主旨所在。上一句写人生本无事,却总想寻愁觅恨,这是人们常有的心理。下一句说有时行为像傻子一样,这是作者在告诫人们要理智地面对生活中的种种现象。

“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两句,作者指出了表面现象与实质之间的巨大差异。有些人外表光鲜亮丽,但内心却是一片荒芜。而有些人外表平凡,内心却丰富充实。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两句,批评那些只知享乐、不关心国事的人。这些人虽然生活优裕,但却没有为国家和民族做出一点贡献。他们害怕读书,因为书中有太多关于国家和民族的责任与担当。

“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两句,则是对那些自以为是、目中无人的人的讽刺。这些人自以为是,但却不考虑他人的感受和意见。他们只关注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及他人的福祉。

整首词通过对比和讽刺,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他鼓励人们要有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不被外界所左右;同时,他也提醒人们要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