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阑一抹斜晖。暮云微。又见柳梢晴影、燕双飞。
梨乡院。寻芳倦。绣帘垂。生怕絮风花雨、送春归。
乌夜啼
曲阑一抹斜晖。暮云微。又见柳梢晴影、燕双飞。
译文:
夕阳西下,斜阳洒在曲栏上,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暮云渐渐飘散,露出远处的山峦和树木。又看到柳枝上挂着一串串新绿的叶子,燕子在空中自由地飞翔。
梨乡院。寻芳倦。绣帘垂。生怕絮风花雨、送春归。
译文:
在梨花盛开的地方,我找了很长时间,感到疲倦。绣着花纹的窗帘低垂下来,似乎在诉说着春天即将结束的消息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曲阑一抹斜晖。暮云微。又见柳梢晴影、燕双飞。
梨乡院。寻芳倦。绣帘垂。生怕絮风花雨、送春归。
乌夜啼
曲阑一抹斜晖。暮云微。又见柳梢晴影、燕双飞。
译文:
夕阳西下,斜阳洒在曲栏上,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暮云渐渐飘散,露出远处的山峦和树木。又看到柳枝上挂着一串串新绿的叶子,燕子在空中自由地飞翔。
梨乡院。寻芳倦。绣帘垂。生怕絮风花雨、送春归。
译文:
在梨花盛开的地方,我找了很长时间,感到疲倦。绣着花纹的窗帘低垂下来,似乎在诉说着春天即将结束的消息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诗句解析与译文: 雷声车走,访城南胜地,正逢佳日。 - 雷声车走:描述车辆行驶的声音如同雷鸣,增添了一种动态感。 - 访城南胜地:表达了作者对城南某个美丽地方的向往和探访之意。 - 正逢佳日:指的是探访的时间恰逢美好的季节,可能是秋天。 瑟瑟凉飔天末起,几点鸿声嘹呖。 - 瑟瑟凉飔:形容微风吹过带来凉爽的感觉。 - 天末起:指从天空中传来的声音,暗示着秋高气爽。 - 鸿声嘹呖:鸿雁的叫声
诗名:黄金缕·题梅边美人纨扇 曹慎仪,字叔蕙,清江西新建人。他不仅是礼部尚书曹文恪的孙子,也是雪浦侍郎顾侍郎的女儿清昕室的伴侣。他的诗词作品以清新脱俗著称,深受后人喜爱。 《黄金缕·题梅边美人纨扇》是一首描绘梅花的词,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和赞美。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分析: 1. 诗歌原文: 小院梅梢开雪又。 索笑闲吟,雅爱巡檐后。 苔径疏疏香暗透。 有人悄立黄昏后。 淡月空蒙云影逗。
念奴娇 暮秋即事 飘残疏雨,又秋光九十,匆匆过半。 庭竹萧萧枫染绛,小院帘栊低卷。 几点蛩声,数行鸿字,九畹芳兰绽。 西风吹老,眼前秋色清浅。 一派暮景苍然,当时宋玉,偏自多愁感。 谁解秋深幽意好,别有赏心无限。 况届题糕,一城风雨,蚂绿螫黄满。 寒英频摘,短篱又泛金盏。 注释: 1. 念奴娇:词牌名。又名“百字令”、“无俗套”等。双调,一百零四个字,前片三平韵,后片两仄韵,上片四句为一组。 2
青衫湿 诗句解析: - “青衫”:古代文人常穿青色长衫,这里指代诗人的衣着。 - “湿”:形容词,表示衣服因某种原因变湿,可能是因哭泣或其他情感因素。 译文与注释: 诗句翻译为“我的衣服因泪水而湿”。注释解释为诗人因为某种情绪(如悲伤、失望等)而泪流满面。 赏析: 此句表达了一种强烈的情感表达,通过“青衫湿”这个细节,读者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沉重和哀伤。同时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内容,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其运用的手法和表现的思想情感。 词中“彩云”是喻指花,“杜宇”是杜鹃鸟,都是春天的象征。“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此二句写春天将尽,落花纷飞,诗人感叹春愁之多,愁之深。“自是彩云吹易散,早向枝头消歇”这两句是说,那美丽的花朵,就像被风一吹就吹散了一样,早就消逝在枝头上了
注释 - 浣溪纱: 一种古代的词牌名。 - 杏半含红柳半烟: 描述了春天景色,杏花初开,一半是红色的花瓣,一半是绿色的树叶,像是被薄雾笼罩。 - 雕栏: 指精美的栏杆,常用来形容建筑物的精美。 - 斗室: 古代的一种小房间,常用于修行或读书的地方。 - 篆香残: 描述篆刻的香炉里残留的香气已经散去。 - 乍暖乍寒初永昼,忽阴忽霁困人天: 形容天气变化无常,一会儿温暖一会儿寒冷,刚刚还是白天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小阑干”:这句表达了诗人在狭小空间中感受到的孤独与不适。 - 注释:“小阑干”通常指的是低矮的栏杆,这里可能象征着空间上的局限或心境上的狭窄。 2. “病怀懒更理桐丝”:描绘了诗人由于身体不适而无心打理其他事务。 - 注释:“桐丝”指桐树的纤维,古代常用于编织,象征勤劳和秩序。此处表达因疾病带来的无力感。 3. “斗室梦回迟”:诗人在狭小的房间内
浣溪沙 题蝴蝶便面 堪爱南园春色妍。 徘徊香径独留连。 娇黄嫩绿戏翩跹。 最是东风吹易老,谢家池馆更堪怜。 缠绵幽梦落花天。 注释: 1. 浣溪沙:词牌名,是一种词调,通常用于表达作者的情感。 2. 堪爱:表示欣赏和喜爱。 3. 南园:这里指代美丽的花园或园林。 4. 妍:美丽,美好。 5. 徘徊:来回走动,徘徊。 6. 香径:花香四溢的小径。 7. 娇黄嫩绿:形容花朵的颜色鲜艳如黄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姜夔的《柳梢青·赋休》。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可奈东风。 可奈何,东风无情啊! - 韶华吹老,节序频更。 美好的青春已逝,四季更替不停息。 - 今夜花朝,来宵寒食,后日清明。 今晚是花朝(春天的一个节日),明天是寒食节,后天是清明节。 - 哪堪细雨黄昏。 忍受不了绵绵细雨落在黄昏时分。 - 正剪烛、西窗独听。 正当我在西窗下剪烛而坐,静静地聆听着。 -
这首诗描写了冬日的景色和诗人的心境。 首句“小阑干”描绘了一幅冬日的画面,诗人站在小栏杆边,欣赏着窗外的风景。 第二句“疏窗小篆袅丝丝”描绘了窗外的景色,窗户上的小篆字随风摇曳,仿佛在诉说着什么。 第三句“风劲卷帘迟”描绘了风力强劲,使得卷帘的动作变得缓慢。这里的“卷帘迟”表达了一种无奈和期待的情绪。 第四句“淡日笼云,远山衔雪,又是岁寒时”描绘了冬日的景象,阳光柔和地洒在大地上
【注释】: 1. 乌夜啼:即《乌夜啼·秋雨梧桐叶落》,唐代诗人李煜所作,描写了作者在秋天夜晚听到乌鸦悲鸣而引发的情感。 2. 霜乌哑哑啼:霜乌,即秋天的乌鸦,声音低沉哀婉,形容乌鸦叫声凄切。 3. 一何声之悲:何,为什么;声,声音;之,结构助词,表示原因;悲,悲伤。 4. 帐心华烛交玉辉:帐心,指帐篷内的帷幕。华烛,指华丽的蜡烛。交玉辉,指蜡烛的光芒如玉一般晶莹剔透。 5. 拥衾絮语吾知谁:拥衾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姜夔的作品《念奴娇·过红梅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乌夜啼 其一 十三夜 注释: - “乌夜啼”:一种古体诗的名称,通常用来写景或表达某种情感。 - “其一”:表明这是第一部分的内容。 - “十三夜”:可能是指作者在十三日夜晚所经历的事情或所见之景。 译文: 在寂静无声的夜晚,我独自漫步于水边。 门扉紧闭,重重的院落显得格外安静。 海棠花在晚风中摇曳
【注释】 乌夜啼 其二 十三夜: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是作者在长安作的,当时他正在任左拾遗、翰林学士。 中年一种情牵:指年近四十的人,心中充满了某种感情。 病恹恹:形容身体虚弱,没有精力。 欲借旧家楼阁、欣当年:意欲借助旧时楼阁的景色来怀念过去的时光。 黄庭卷:指道家修炼的黄庭内景经。 丹炉畔:指炼丹炉旁。 学飞仙:指学习道教中炼丹成仙的方法。 留得一丝儿恨、未生天
《乌夜啼·秋阴时晴现》 惊乌啼霜头夜白,空翠海绡如不隔。 机中锦字织未成,寒入兰堂一镫碧。 呜呜叩阁催望郎,思泪滴石春苔黄。 残星离离掩闺卧,罢瑟虚衾听鸿过。 注释: 1. 惊乌啼霜头夜白 - 形容鸟叫声在夜晚显得特别凄凉。 2. 空翠海绡如不隔 - 形容景色如同海中的丝绸一样透明,仿佛隔着一层。 3. 机中锦字织未成 - 指女子在家中织着锦字信。 4. 寒入兰堂一镫碧 -
乌夜啼 宫鸦 这首诗描绘了一只乌鸦在夜晚飞行的场景,它的叫声和飞翔的动作都被细致地描绘了出来。 飞飞日在昭阳。 这首诗中,“昭阳”一词被用来表示太阳落下的方向,象征着夜晚的来临。而“飞飞”则形容乌鸦在天空中飞翔的样子,给人一种自由自在的感觉。 恁颠狂。 这里的“恁”是古汉语中的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你”。诗人用“恁”来指代那只乌鸦。而“颠狂”则形容乌鸦飞翔时的状态,仿佛不受束缚,自由自在
乌夜啼 八尺龙须方锦,几重凤尾香罗。 蕉云一枕新凉展,昨夜小窗多。 歌力最宜酒殢,睡香还比花和。 无端梦见年时事,红晕上梨涡。 注释: - 八尺龙须方锦,几重凤尾香罗:用龙须和凤尾来形容华丽的布料,描绘出一幅精美的织物画面。 - 蕉云一枕新凉展:以蕉叶比喻枕头,形容枕头上布满了新绿的叶子,给人一种清新凉爽的感觉。 - 昨夜小窗多:昨晚在小窗户下度过了很多时间。 - 歌力最宜酒殢,睡香还比花和
诗句释义如下: > 碧梧坠露惊秋早,罗帏辗转愁难晓。 > 乳乌啼断井栏西,闺中一夜青丝老。 > 只可闺中伴我愁,乌啼切莫向边州。 > 卢龙碛里征人在,多恐闻时也白头。 译文: > 清晨,碧绿的梧桐叶上滴着露水,秋天的气息已经早早地袭来,而我却辗转难眠,沉浸在无尽的忧愁之中。 > 夜深人静时,乌鸦的叫声断断续续传来,仿佛在井栏旁边徘徊,让人不禁想起闺中的夜晚,一夜之间
【注释】 萧萧:落叶纷纷。落木:指秋天的树。江空:指江水空空如也,没有水波。惊寒:受惊吓而感到寒冷。欲栖鸿:欲高飞的鸿雁。倚:凭、靠。篷:船篷。今夜,满楼。清景:美好的景色。与谁同:与谁分享这美景呢? 【赏析】 《乌夜啼·近重阳》是北宋词人苏轼所写的一首咏物词。此词上片写月明之夜,江边孤鸿欲飞,却因寒气袭人而不敢起飞;下片则以“人不寐”三字为转折,写出了词人在孤独中的愁闷。
注释 梁燕双栖梦稳,钗虫斜缀釭明。花阴寂寂金铃语,罗袜湿无声。 今夕偏磨好事,教人无奈多情。画桥明日垂杨柳,丝雨绿愁莺。 赏析 此词为咏物词。上阕描绘的是一幅夜深人静时,一对梁燕双双栖息在屋檐下,而屋内则点着一盏灯,灯光照在她们身上,映出两人的影子。梁燕的叫声,像是在向对方诉说着自己的心事。下阕则是写女子今夜的心情,她偏要挑灯夜话,让男子无法忍受她的多情。最后一句,则以画桥、垂杨柳
【注释】 夜阑人静,楼中歌声悠扬,人们欢歌起舞。但不要问当头星斗如何,只应欣赏眼前的欢乐。 钟漏尽了,薰炉的烟也吹完了,露珠还多。无可奈何地追随那簇飞蛾,它们在烛光下飞舞。 【赏析】 此词为作者自度曲,写歌舞升平、通宵达旦的盛况。上片先写高楼之上的热闹场面,笙歌缭绕,人们欢歌跳舞;接着点出不要询问天上星星月亮如何,要只顾眼前欢乐;最后以“钟漏尽”三字作结,表明时间已晚。全篇以“欢”字贯穿
【注释】 1、浪淘沙:词牌名。此调始见于唐代教坊大曲《浪淘沙》或《乐世无穷》。双调,六十三字,前后段各五句,四仄韵转两平韵。此词前后片各五首,每首为一个独立的抒情单元,可独立成篇。 2、帘影碧沉沉:窗帘的影子是深深的碧色。 3、静掩重门:静静的关闭着沉重的大门。 4、华年逝水感瑶琴:美好的年华就像流逝的水一样让人感到悲伤。 5、任取尘丝添玉轸:任由飘落的尘土来装饰玉制的琴弦。 6、嫞拭红巾
【注释】 1. 绿阴:树荫。芳砌:石阶。 2. 篆香:指点燃的香,古时常用铜制或玉制的炉熏香。 3. 栋花:指梅花。风信暮:风信是指春风,风信暮即指晚风。 【赏析】 《大酺春晚》是宋代词人吴文英的作品。此词为伤春之作,全词以写景为主,通过描写景物,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消逝的伤感之情。上阕主要描写了春天的景象,下阕则抒发了作者对美好时光逝去的哀思。整首词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抒情作品
【注释】 仙源:神话中仙人居住的地方,这里借指梦境中的仙境。 壶中别有幽境:指梦中的神仙居住之地。壶中,即壶中天地,指道家修炼者所说的仙境。 深扃玉户:紧闭着玉门。扃,封闭、关闭的意思。 谁管领:谁又能管束、引领。 十二城楼,万点秋霞影:指十二座城楼,每座城楼上都飘浮着万点秋霞的影子。 披雾成裳,摘星为佩:披上云雾做成衣裳,摘下星辰当作佩饰。 几回省:几次回想、思考。 洪崖:传说中的仙人
【注释】 ①夜阑:深夜。玉篆香:指香炉中燃的香料,其形状如篆文。漏声:古代计时用的滴水漏,滴声悠长。钩帘:卷起帘子。上花梢:指月光照射到花朵上。 ②乡梦断:家乡的梦断了。春灯暗:春天的灯昏暗不明。正无聊:正感到寂寞无聊。闲叠红笺小字:在闲暇的时候,把写满了红笺上小字的纸折叠起来。赋樱桃:把写满了红笺上小字的纸折成扇形,用来比喻樱桃。 ③赏析:这是一首怀人思乡的小令,抒写了作者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卜算子 微雨湿红蕉,台径飞香满。百丈游丝漾晓风,怎说春难绾。 六曲小回栏,帘影花边卷。试问愁心几许长,宛宛垂杨短。 此词通过描绘微风细雨中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奈和惆怅。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消逝的哀叹,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微雨湿红蕉,台径飞香满”两句,描绘了一幅细腻的画面。微雨轻轻洒在红蕉之上,使得整个画面显得朦胧而美丽。台径上,飘散着淡淡的花香
【赏析】 这是一首伤春怀人的词。上片描写庭院深深,月明帘幕,花絮飘飞,春景已晚;下片写人去楼空,离愁无限。全词情深意婉,凄清哀怨。 「庭院深深」三句,写词人凭栏所见之景。「庭院深深」是实写,而「淡月疏帘凉翠馆」则是虚写。这两句从视觉与嗅觉两方面着笔。月光如水,透过稀疏的竹帘洒在翠绿的馆舍里,给人以清凉之感,而那淡淡的月光也仿佛有股清冷的凉意。这幽静的环境更增添了几分凄凉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