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林初地接蓬莱,于越何年异境开。
孤屿烟云浮海出,诸天风雨挟山来。
城阴屈曲衔镫塔,树色清凉护讲台。
莫问前朝朱相国,断垣遗碣锁苍苔。
这首诗的作者为唐代诗人王维。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诗句释义
“宝林初地接蓬莱” - 这句诗描述的是东武山的宝林初地与蓬莱仙境相接的情景。蓬莱,传说中的仙山,这里可能指代了东武山的自然美景或者历史遗迹。
“于越何年异境开” - 这一句询问或感慨东武山这片土地何时变成了如此仙境般的环境。”于越”可能是指某个古国的名字,可能是对东武山所在地的古代名称的一种称呼。
“孤屿烟云浮海出” - 描述了东武山上的小岛在海天相接之处若隐若现的景象。”孤屿”指的是独立的小岛,而”烟云浮海出”则形容了岛上云雾缭绕,仿佛是从海上升起的一般。
“诸天风雨挟山来” - 这里描绘了山间天气多变,如同从天上带来的风雨一样。”诸天”可能指的是天空中的各个部分,”挟山来”则形象地表达了风雨伴随着山峰而来的情景。
“城阴屈曲衔镫塔” - 描述了城墙的影子在弯曲曲折的地方与灯光塔相连接的景象。”城阴”即城墙的影子,”衔镫塔”则是指向下延伸的灯火通明的塔。
“树色清凉护讲台” - 这一句描绘了树木的颜色清新凉爽,仿佛是保护讲学场所的一种氛围。”树色”指的是树木的颜色,”护讲台”则意味着树木给讲学之地提供了一种清凉的环境。
“莫问前朝朱相国” - 这句话可能是在提醒人们不要过多关注历史的变迁,特别是对于曾经的朱相国,可能是对过去政治人物的一种讽刺或反思。
“断垣遗碣锁苍苔” - 这最后一句描绘了残破的墙垣和遗留下来的石碑被青苔覆盖的场景。”断垣”指的是残破的墙壁,”遗碣”则是指留下来的石碑。”锁苍苔”则形象地表达了这些遗迹被绿色植被所覆盖的情景。
译文
宝林初地接蓬莱,于越何年异境开。孤屿烟云浮海出,诸天风雨挟山来。城阴屈曲衔镫塔,树色清凉护讲台。莫问前朝朱相国,断垣遗碣锁苍苔。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东武山美景的描述以及对历史遗迹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于历史遗迹的尊重之情。诗中的意象丰富,如”孤屿烟云浮海出”、”诸天风雨挟山来”等,都生动地描绘了东武山的壮丽景色和独特的地理环境。同时,诗人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写,也表达了对历史的尊重和思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