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逢寒士,酒暖肝胆揭。
今日游朱门,更见五情热。
织素与织缣,新旧各异辙。
共羡桃李花,谁看松柏雪。
郁郁抱孤怀,炎凉浑无别。
宁为世所嫌,毋为世所悦。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思想感情和语言特色等的赏析,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及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诗篇内容分析鉴赏,注意从思想内容、手法、语言等方面展开。
“昨日逢寒士,酒暖肝胆揭。”意思是:昨天遇到贫困的人,用温酒来温暖他的肝肠。“昨”是昨夜,“寒士”指贫苦读书人。“揭”是通“揭”,敞开的意思。这句的意思是说:昨夜遇到一个贫苦读书人,用温热的酒来温暖他的肝肠。
“今日游朱门,更见五情热。”“朱门”,指富贵人家的门。“五情热”,指人情世态的冷暖变化。句意为:今天又到了富贵人家,见到的是五情(喜怒哀乐)都很热切。
“织素与织缣,新旧各异辙。”两句写诗人观察所见,对比所得。“素”与“缣”都是丝织品,但质地不同。“新”与“旧”指新旧时代。句意:丝织品有粗有细,新旧时代也有差别。
“共羡桃李花,谁看松柏雪。”两句写诗人观察所见,对比所得。“桃李”与“松柏”都指植物,但所处环境和意义不同。“花”“雪”指春暖花开和冬日下雪。两句大意:大家都在羡慕春天盛开的桃花和李花,却谁又能看见那挺拔高耸的松柏上飘落着洁白的雪花呢?
“郁郁抱孤怀,炎凉浑无别。”“郁郁”指忧思重重的样子。这句大意:心中郁结着深深的忧愁,对于世事的冷暖变化全然不觉。“炎凉”是比喻世事的变化无常。
“宁为世所嫌,毋为世所悦。”两句是全诗的主旨。“嫌”“悦”指憎恶与喜欢。诗人认为,与其被人憎恶,不如被人喜爱,宁可受人嫌弃,也不求人喜欢。这是一首愤激慷慨之词,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黑暗现实的不满,表达了作者鄙弃功名利禄、蔑视权贵的思想感情。
【答案】
译文:
昨天遇见了贫困读书人,我给他倒上温酒,让他打开心扉;今天又到了富贵人家,见到的是五情(喜怒哀乐)都很热切。
丝织品有粗有细,新旧时代也不同;大家都在羡慕春天盛开的桃花和李花,却谁又能看见那挺拔高耸的松柏上飘落着洁白的雪花呢?
心中郁结着深深的忧愁,对于世事的冷暖变化全然不觉;宁做世人所嫌弃,也不要世人所喜欢。
赏析:
《古意》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作品。此诗以问答的形式写成,前四句借寒士、富家子弟、桃李、松柏作喻,抒发自己的感慨。最后两句点出主题,表明自己宁愿遭世人鄙视也不愿受世俗欢迎的高尚情操。
诗的前半部分,通过对寒士和富贵子弟的比较描写,抒发了诗人的感慨。“昨日逢寒士,酒暖肝胆揭”两句,写诗人在昨日偶遇一位家境贫寒的读书人,用温热的酒来温暖他的肝肠。这两句看似平淡,实则蕴含了深沉的情感。诗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自己的真诚和善良。而当富贵子弟再次来到时,他的热情已经消减许多。这一对比更加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和自豪感。
诗的后半部分,则通过对比桃花、松柏、李花、桃李之间的差异,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看到桃李花虽然美丽动人,但是却无法抵挡严寒;而松柏则在冰雪中依然挺拔,不畏艰难困苦。这样的对比让诗人感到一种深深的忧虑和无奈。他深知这样的境遇并非自己所愿,因此才发出了“宁为世人所嫌弃,不为世人所喜悦”的感慨。
整首诗构思巧妙,运用比喻、对比等手法,将诗人的心境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诗人的语言也非常生动形象,让人读后仿佛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他的悲欢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