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乡轼辙罕逢知,对屋机云未有期。
兀奡更炊栖庑处,苍凉作赋上楼时。
燕台寒水成衣晚,汉口斜阳见雁迟。
当代功名同气盛,蹉跎莫待鬓如丝。
余在京师三兄在武昌以诗奉寄
【注释】辞,告别;轼辙,车辙,比喻仕途的坎坷。兀奡,形容人孤独寂寞。更炊,指更替着烧火做饭。栖庑,指简陋的房屋。苍凉,指心情凄凉。汉口,指长江入汉江的汇合处。同气,意同气慨。蹉跎,白白地消磨时间;鬓如丝,形容年老。
【译文】辞别故乡,踏上仕途,很少遇到知音,对屋机云(喻指知己),也无相见之日。
兀奡更炊栖庑处,苍凉作赋上楼时。
【注释】兀奡,形容人孤寂。炊,煮食。栖庑,简陋的房屋。苍凉,心情凄凉。赋,这里是指诗歌作品。
燕台寒水成衣晚,汉口斜阳见雁迟。
【译文】在寒冷的江边洗衣、缝衣,直到天晚。在黄昏时分,看见从汉口飞来的大雁。
代,代替。
当代功名同气盛,蹉跎莫待鬓如丝。
【译文】现在有谁能够与我一同追求功名?不要等到头发已经花白才后悔没有实现理想!
同气,意同气慨,志同道合的朋友。蹉跎,白白地消磨时光;鬓如丝,形容年老。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与友人分别在即,情难自已,故作此诗相赠。首二句是说:离别故土来到京城,很少遇到知音朋友。对室机云也没有个相识的人。第三四句写在京生活情况:一个人独自居住简陋的房屋。在寒冷的江边洗衣、缝衣,直到天晚。最后两句是劝慰朋友:现在有谁能够与我一同追求功名?不要等到头发已经花白才后悔没有实现理想!
这首诗是送别诗。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惜别的情怀,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仕进的渴望和对现实的不满。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而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