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河西注返湘舟,死尽浮生旧匹俦。
岂忍衰龄为远别,更堪一诀是千秋。
贤名信有蛇年厄,旅寓终罹鵩舍忧。
我恸匪关知己尽,四朝文献恐难求。
【注释】
泪河西注返湘舟:指泪水如河水般地向东流去,归返到西面的湘江。
死尽浮生旧匹俦:意谓在人世间度过了一生,与故友的情谊已到了尽头。
衰龄:年老之龄。
蛇年厄:指唐玄宗天宝十年(751),安禄山反,天下大乱,李林甫为相,排挤忠良,奸佞当道,朝政腐败。
鵩舍忧:指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三月,因赵元昊犯边,宋真宗率军亲征,后赵军败退,真宗被金兵追及于陈桥驿,幸得高怀德力战而脱险,后真宗回京,即遭贬谪。“鵩舍”即指此事。
我恸匪关知己尽:我悲痛的不是知己朋友都死了,而是四朝的文献典籍难以找到。
【赏析】
这是一首悼亡诗,作者邓弥之是晚唐诗人。这首诗写于诗人去世之后,友人为其撰写墓志铭之前,是他在生前最后的作品。诗中表达了对逝去的故人的深切怀念之情。
首联:“泪河西注返湘舟,死尽浮生旧匹俦。”意思是说,眼泪像黄河的水一样不断地向西流淌,回到故乡的船上,已经没有旧时的朋友相伴了。这两句是全诗的总起,概括地写出了作者和故友之间的深厚情谊。“流泪”、“返湘舟”、“死尽浮生旧匹俦”等词语,把作者和故人之间深厚的友谊表达得十分形象生动;特别是“泪河西注”,用比喻的手法把泪水比作黄河水,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内心的悲愤、伤感,也表现了作者与死者之间的深情厚谊。
颔联:“岂忍衰龄为远别,更堪一诀是千秋。贤名信有蛇年厄,旅寓终罹鵩舍忧。”意思是说,怎么能忍受我们这样衰老的身体还要远别而去?更何况还有那一次别离呢?而且贤能之名也有遭受厄运的一天。自己在外漂泊寄居无定所,终难免受迫害之苦。“衰龄”指的是作者年老体弱,“蛇年厄”指的是唐玄宗天宝十年(751),安禄山反,天下大乱,李林甫为相,打击忠良,奸佞当道,朝政腐败;“鵩舍”指的是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因赵元昊犯边,宋真宗率军亲征,后赵军败退,真宗被金兵追及于陈桥驿,幸得高怀德力战而脱险,后真宗回京,即遭贬谪;“旅寓”则指作者在旅途之中寄居无定所,生活颠沛流离。
颈联:“我恸匪关知己尽,四朝文献恐难求。”意思是说,我悲伤的并非是因为故友已尽,而是那些四朝的文献资料无法寻找得到啊!这两句是对上句的补充解释,进一步抒发了自己对故友的哀思之情以及对自己不幸命运的感叹。“我恸”指的是自己悲伤难过;“匪”通“非”,不是的意思;“知己”在这里是指故友;“四朝文献”则指的是唐朝四个朝代的文献资料;“恐难求”则是说自己对这些宝贵资料很难找到了。
尾联:“贤名信有蛇年厄,旅寓终罹鵩舍忧。”意思是说,贤能之名确实有遭受厄运的时候,自己在外漂泊寄居无定所,终难免受迫害之苦。“鵩舍”指的是《庄子》中的一则寓言故事,说是宋真宗时,赵元昊侵犯边疆,宋真宗率兵亲征,赵元昊战败逃回京城汴梁,宋真宗又派大军追击,结果追至陈桥驿时,赵元昊已被他的部将所杀。“贤名”则指的是宋真宗时的大文豪欧阳修等人。
【题解】
这是一首悼亡诗,作者邓弥之是晚唐诗人。这首诗写于诗人去世之后,友人为其撰写墓志铭之前,是他在生前最后的作品。诗中表达了对逝去的故人的深切怀念之情。
首联:“泪河西注返湘舟,死尽浮生旧匹俦。”意思是说,眼泪像河里的水一样不断地向西流淌,回到故乡的船上,已经没有旧时的朋友相伴了。这两句是全诗的总起,概括地写出了作者和故友之间的深厚情谊。“流泪”、“返湘舟”、“死尽浮生旧匹俦”等词语,把作者和故人之间深厚的友谊表达得十分形象生动;特别是“泪河西注”,用比喻的手法把泪水比作黄河水,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内心的悲愤、伤感,也表现了作者与死者之间的深情厚谊。
颔联:“岂忍衰龄为远别,更堪一诀是千秋。”意思是说,怎么能忍受我们这样衰老的身体还要远别而去?更何况还有那一次别离呢?而且贤能之名也有遭受厄运的一天。自己在外漂泊寄居无定所,终难免受迫害之苦。“衰龄”指的是作者年老体弱,“蛇年厄”指的是唐玄宗天宝十年(751),安禄山反,天下大乱,李林甫为相,打击忠良,奸佞当道,朝政腐败;“鵩舍”指的是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因赵元昊犯边,宋真宗率军亲征,后赵军败退,真宗被金兵追及于陈桥驿,幸得高怀德力战而脱险,后真宗回京,即遭贬谪;“旅寓”则指作者在旅途之中寄居无定所,生活颠沛流离。
颈联:“我恸匪关知己尽,四朝文献恐难求。”意思是说,我悲伤并非是因为故友已尽,而是那些四朝的文献资料无法寻找得到啊!这两句是对上句的补充解释,进一步抒发了自己对故友的哀思之情以及对自己不幸命运的感叹。“我恸”指的是自己悲伤难过;“匪”通“非”,不是的意思;“知己”在这里是指故友;“四朝”则是指唐朝四个朝代;“文献”则指的是唐朝四个朝代的文献资料;“恐难求”则是说自己对这些宝贵资料很难找到了。
尾联:“贤名信有蛇年厄,旅寓终罹鵩舍忧。”意思是说,贤能之名确实有遭受厄运的时候,自己在外漂泊寄居无定所,终难免受迫害之苦。“鵩舍”指的是《庄子》中的一则寓言故事,说是宋真宗时,赵元昊侵犯边疆,宋真宗率兵亲征,赵元昊战败逃回京城汴梁,宋真宗又派大军追击,结果追至陈桥驿时,赵元昊已被他的部将所杀。“贤名”则指的是宋真宗时的大文豪欧阳修等人。
【赏析】
这是一首悼亡诗,作者邓弥之是晚唐诗人。这首诗写于诗人去世之后,友人为其撰写墓志铭之前,是他在生前最后的作品。诗中表达了对逝去的故人的深切怀念之情。
首联:“泪河西注返湘舟,死尽浮生旧匹俦。”意思是说,眼泪像河里的水一样不断地向西流淌,回到故乡的船上,已经没有旧时的朋友相伴了。这两句是全诗的总起,概括地写出了作者和故友之间的深厚情谊。“流泪”、“返湘舟”、“死尽浮生旧匹俦”等词语,把作者和故人之间深厚的友谊表达得十分形象生动;特别是“泪河西注”,用比喻的手法把泪水比作黄河水,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内心的悲愤、伤感,也表现了作者与死者之间的深情厚谊。
颔联:“岂忍衰龄为远别,更堪一诀是千秋。”意思是说,怎么能忍受我们这样衰老的身体还要远别而去?更何况还有那一次别离呢?而且贤能之名也有遭受厄运的一天。自己在外漂泊寄居无定所,终难免受迫害之苦。“衰龄”指的是作者年老体弱,“蛇年厄”指的是唐玄宗天宝十年(751),安禄山反,天下大乱,李林甫为相,打击忠良,奸佞当道,朝政腐败;“鵩舍”指的是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因赵元昊犯边,宋真宗率军亲征,后赵军败退,真宗被金兵追及于陈桥驿,幸得高怀德力战而脱险,后真宗回京,即遭贬谪;“旅寓”则指作者在旅途之中寄居无定所,生活颠沛流离。
颈联:“我恸匪关知己尽,四朝文献恐难求。”意思是说,我悲伤并非是因为故友已尽,而是那些四朝的文献资料无法寻找得到啊!这两句是对上句的补充解释,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