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寐听更筹,虫声闹不休。
残灯摇永夜,凉吹入初秋。
昔我犹今我,乡愁杂旅愁。
平生未了事,一一上心头。
注释
- 不寐:无法入睡。
- 听更筹:夜里守更时,用来报时间的声音。
- 虫声:夜中的蟋蟀等昆虫声音。
- 闹不休:声音嘈杂,难以停止。
- 残灯摇:夜晚的灯光摇曳。
- 凉吹:微风。
- 初秋:季节刚开始进入秋天。
- 昔我犹今我:过去的样子和现在相似。
- 乡愁:对故乡的思念。
- 旅愁:在外的思乡之情。
- 未了事:尚未完成的事情。
- 一一上心头:一件件事情浮现在眼前。
译文
深夜里听着更鼓报时的声音,虫子的鸣叫声不停息。
微弱的灯光摇曳在漫漫长夜里,凉爽的风吹进初秋的时节。
曾经的我还是现在的自己,故乡的情怀与旅途的忧愁交织在一起。
一生中许多未曾完成的事,一件件地浮现在我心头。
赏析
《不寐》表达了诗人因夜深人静而感到的孤独和失眠的情绪。诗中通过描述夜间的景象和内心的感受,展现了诗人对过去和未来的沉思。
首联“不寐听更筹,虫声闹不休”描绘了诗人因为夜深而无法入眠,只能借助听更鼓报时的响声来消磨时间的场景。这里的“虫声闹不休”进一步渲染了深夜的寂静被打破后带来的不安和烦躁。
颔联“残灯摇永夜,凉吹入初秋”则转入视觉与感官的描述,描绘了灯火摇曳和微风入夜的画面,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又稍带忧郁的氛围。同时,这句也反映了诗人心境的转变,从焦虑不安转向对季节变换的感慨。
颈联“昔我犹今我,乡愁杂旅愁”表现了诗人的自我对话,他既感受到时间的变迁也体会到身处异地的孤独感。乡愁与旅愁的结合,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双重痛苦——一方面是对故乡深深的思念,另一方面是在异乡生活的不适应和孤独。
尾联“平生未了事,一一上心头”揭示了诗人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和未完成的事业的沉重心情。这些未了之事如同一块块石头压在心头,让他感到窒息。这种沉重的情绪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无力感和对未来的担忧。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复杂的情感,通过对夜晚景象和内心感受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时间、空间和人生的思考,以及由此产生的孤独和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