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海黄河任往还,榆关回首白云间。
悲歌有客来燕赵,凭吊无人管海山。
寇准信能司北钥,赵佗浪说长南蛮。
有谁起任筹边事,国士无双尚内艰。

【注释】

  1. 黑海:即今里海,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名海之一。黄河:中国第二长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北麓,流经甘肃、宁夏、内蒙古等省区,注入渤海。任:随意。往来:指来往自如。2. 榆关:即山海关,在河北省秦皇岛市。回首:回望,遥看。3. 悲歌有客来燕赵:有客人从燕赵(今河北一带)带来悲伤的歌谣。4. 凭吊无人管海山:有人前来凭吊,但没有人管理海山。5. 寇准:北宋著名政治家,字平仲,华州下邽人。司北钥:掌管北方边境的钥匙。6. 赵佗:即赵佗,秦朝时南海郡龙川县(今广东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人。长南蛮:治理南方少数民族。7. 有谁起任筹边事:有没有人能够担任出使边疆事务的使者。8. 国士无双:指国家中有像张良、陈平这样的杰出人才,没有第二个人可以与之相比。9. 内艰:家中有难事。
    【赏析】
    此诗为作者奉和友人李实甫的《观原韵》诗而作。全诗以“奉和实甫观察原韵之ㄧ”为题,共四句,每句七个字,押仄声韵。前两句写诗人在边塞的生活,表现了诗人豪放的性格;后两句写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忠诚,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诗的首句“黑海黄河任往还”,描绘了诗人在边塞的生活。这里的“黑海”指的是里海,“黄河”则是指黄河。黄河与黑海交汇处,就是古代的“朔方”,也是边防的重要地区。在这里,诗人自由自在地往来穿梭,不受任何拘束。这一句既写出了诗人豪迈的性格,也表达了他对于边塞生活的热爱。
    诗的第二句“榆关回首白云间”,描绘了诗人遥望故乡的情景。这里所说的“榆关”,实际上是指长城上的一个关口,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这句诗中的“白云间”,则是形容诗人身处高山之上,远眺着万里长城,心潮澎湃。这一句既写出了诗人的豪情壮志,也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诗的第三句“悲歌有客来燕赵”,描绘了诗人听到远方传来的悲歌之声。这句诗中的“悲歌”二字,暗示了诗人所处的时代环境。燕赵之地,历史上曾发生过许多英雄豪杰的故事,如战国时期的赵国宰相蔺相如、燕昭王等。这些故事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如今,又有新的悲歌传来,让人不禁为之动容。这一句既写出了诗人听到悲歌时的感慨之情,也表达了他对历史英雄们的敬仰之情。
    诗的第四句“凭吊无人管海山”,描绘了诗人独自凭吊海山的景象。这里的“海山”,既是指大海上的山峦,也是指海上的岛屿。这句诗中的“无人管”,则是指没有人来关注、管理这些地方。这一句既写出了诗人的孤独感,也表达了他对那些被忽视的地方的关切之情。
    诗的最后一句“寇准信能司北钥,赵佗浪说长南蛮”,则直接提到了两位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寇准和赵佗。寇准,字平仲,北宋著名政治家,曾在宋真宗时任参知政事,封莱国公。他曾主持修筑过著名的大运河,为宋朝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赵佗,即赵佗,秦朝时期南海郡龙川县(今广东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人,曾担任南越国国王。他曾成功地管理过南越国,使其成为当时南方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边塞的生活、听到悲歌时的感慨之情以及独自凭吊海山的孤独感,表达了诗人豪放的性格和对历史的敬仰之情。同时,通过对寇准和赵佗这两位历史人物的介绍,又展示了诗人对于国家的担忧和忠诚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