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萧瑟恼人天,独客他乡更悄然。
松菊已荒三径外,沧桑顿变廿年前。
漫云归里如元亮,且自登楼效仲宣。
珍重秋鸿传数字,平安为寄美江边。

秋日书怀之ㄧ

西风萧瑟恼人天,独客他乡更悄然。

松菊已荒三径外,沧桑顿变廿年前。

漫云归里如元亮,且自登楼效仲宣。

珍重秋鸿传数字,平安为寄美江边。

注释:

  1. 西风萧瑟恼人天:西风萧瑟的声音让人感到烦躁不安。
  2. 独客他乡更悄然:孤独的旅人在他乡更加沉默无声。
  3. 松菊已荒三径外:松树和菊花已经荒芜在庭院之外。
  4. 沧桑顿变廿年前:经历了沧桑巨变,仿佛已经过去了二十年。
  5. 漫云归里如元亮:想象着回到家乡像陶渊明那样自在。
  6. 且自登楼效仲宣:暂且登上高楼效仿陈子昂的豪情壮志。
  7. 珍重秋鸿传数字:珍惜这秋天的大雁能传递信息。
  8. 平安为寄美江边:祝愿平安到达美丽的江南。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秋天独自旅行时所写,表达了他内心的孤独、感慨以及对家乡的思念。首句“西风萧瑟恼人天”描绘了秋风的萧瑟之声,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气氛,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心中的不快与烦闷。次句“独客他乡更悄然”进一步点明了诗人身处他乡,感受到孤独和寂静。第三句“松菊已荒三径外”,以“松菊”象征故乡和美好时光,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失望。

接下来四句通过对比昔日和今日的变化,表达了岁月无情、物是人非的感慨。“漫云归里如元亮,且自登楼效仲宣”中的“元亮”和“仲宣”分别指陶渊明和陈子昂,这两位都是古代著名的文人。诗人在这里借用他们的典故,表达了即使想要回归故乡,也难以摆脱现实的束缚和压力,只能借助登楼远眺的方式抒发自己的情感。

最后两句“珍重秋鸿传数字,平安为寄美江边”中,“秋鸿”指秋天南飞的大雁,象征着远方的消息和牵挂。诗人借此表达对远方亲人或朋友的关心和挂念,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和期盼。结尾两句简洁而深情,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平安的祝愿。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位游子在外漂泊时的复杂心境和对家的深深眷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