扪心自觉此心平,自古文章有定评。
不信再来犹有望,依然两度未成名!
计偕远道悲翁子,对策伤时笑贾生。
甚欲邯郸寻梦去,人间无枕可通灵!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创作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扪心自觉此心平,自古文章有定评。
译文:扪心自问,我内心平和,因为自古以来,文采斐然的文章自有其评价标准。
注释:扪心自问,即内心的自我反思。”扪”是触摸的意思,这里指内心的自我探询;”心平”则表示心态平稳、平静;”自古文章有定评”是指自古以来,文人的作品都有其既定的评价或价值判断。

不信再来犹有望,依然两度未成名!
译文:不再相信命运会再次青睐,仍然两次未能扬名立万!
注释:这句表达了作者对命运和成功无常的感慨,”不信再来望”表示不再对命运抱有希望;”依然两度未成名”说明尽管有过尝试但仍未能获得成功。

计偕远道悲翁子,对策伤时笑贾生。
译文:计划随同友人赴远方,旅途中悲伤地怀念老友,而面对时局变化则嘲笑贾谊(西汉文帝时的大臣)的遭遇。
注释:”计偕远道”指的是准备前往远方;”翁子”是对老年朋友的尊称;”对策伤时”中的”对策”通常指的是科举考试中应对试题,”伤时”则表达了对时代变迁的感慨;”笑贾生”中的贾谊因被贬到长沙而感到悲伤,此处用以比喻那些在政治动荡中遭遇不幸的人。

甚欲邯郸寻梦去,人间无枕可通灵!
译文:多么渴望像邯郸那样去寻梦,但人间哪有枕头可以与梦境相通呢!
注释:”邯郸寻梦”是一个成语,意指追求虚幻的梦想或幻想;”甚欲”表示非常想要或强烈的愿望;”通灵”意味着能够实现某种超越现实的能力或者愿望。

赏析:
这首诗体现了王勃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慨。首联通过”扪心自觉此心平,自古文章有定评”表达了自己对人生成败的淡然以及对传统评价标准的认同。颔联”不信再来犹有望,依然两度未成名”反映了诗人对命运的无奈和对过往努力未能成功的感慨。颈联中的”计偕远道悲翁子,对策伤时笑贾生”描绘了诗人对于友情以及时代变迁的复杂情感。尾联”甚欲邯郸寻梦去,人间无枕可通灵”则是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整首诗流露出诗人既渴望梦想又无法实现的复杂情绪,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