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乡连日互阴晴,闻道三农俱足耕。
瓦鹊亦知人意好,群飞檐际起欢声。
【注释】
观雨:观赏雨景。即:就,便。瓦鹊:古时屋檐下或窗台上的鸟,形状像燕子而小,喜在屋上飞翔。
【赏析】
《观雨即事》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一首杂言诗。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共28个字。首句点明题意:诗人观赏雨景;二、三两句写农民丰收之喜悦;末句写瓦鹊对农民丰收的喜悦。
这首诗以“观雨”为题,实际上描绘的是农民丰收之喜悦,表现了作者关心农民疾苦的思想感情。
首句“四乡连日互阴晴”,写雨势连绵不断,四乡的天气阴晴不定,这是从时间方面来描写。“互”是相互的意思,这里用“互”字,既写出了天象变化无常的特点,又表明诗人在雨中观赏景色的时间较长。“阴晴”二字,不仅指天气的阴晴不定,而且暗示了农民们心情的忽忧忽喜。因为阴雨绵绵,庄稼难以生长;但雨停之后,又是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所以,“闻道三农(农民)俱足耕”这一句诗,既写出了农民们在阴雨天气里仍能安心从事农业生产,又写出了农民们对农业丰收的喜悦心情。
中间两联是写农民们丰收的喜悦之情:
颔联“瓦鹊亦知人意好,群飞檐际起欢声。”是说农民们在雨后高兴地聚在一起,瓦鹊也高兴得纷纷飞到檐上来,它们在檐上欢蹦乱跳,发出欢快的叫声。这句诗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鸟儿以人的情感,表现出农民们的心情是多么愉快啊!
尾句是写瓦鹊的喜悦之情:
尾联“群飞檐际起欢声。”是说瓦鹊在檐头齐齐地飞舞着,发出阵阵欢快的声音。这句诗也是运用拟人的手法,使瓦鹊具有人的情感,表现出农民们心情的舒畅和愉快。
整首诗写得简洁明快,形象生动。诗人抓住一个“观”字,把雨前、雨中、雨后的景物和心情都表现出来:“雨中”写的是农民们忙而不乱;雨后写的是农民们喜气洋洋。诗人通过对雨景的描写和农民丰收的喜悦之情的抒发,表达了自己关心农民、同情农民疾苦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