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章雒诵屡回环,最有文缘是此山。
卷石不知如许大,一经题品别灵顽。
【注释】
重阳节:古代节日。石门岭:山名。在今陕西商县西南。原韵:即重九登石门岭原韵诗,作者自注“同前”。
【赏析】
《重九登石门岭》是宋代文学家苏东坡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人以自己对石门山的深厚感情作结句,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和赞美之情。
首联两句,点出重九日登石门山之因由。“佳章雒诵”四字为自谦之辞,意即多次诵读这首七律,反复回旋于心头,久久不忍释卷。“文缘”二句,写登临之乐。“文缘”即文缘情,指文人与山水之间有着天然的情感联系。诗人说,最值得珍惜的是这份缘分,而在这山中最为珍贵。
颔联两句承上,进一步描绘石门山的雄奇伟岸之美。“卷石”句写石门山之险峻奇特。“不知”二字,既形容山路之陡峭,又暗含人对自然之敬畏之情。“灵顽”句写石门山之神奇,意即山虽雄伟,但并不凶顽、粗野,反而充满生机,令人赞叹不已。
颈联两句,写登山之趣。“此山”一句,点明主题。“文缘”句,写与山之间的情感交流;“一径”句,写登高望远之情景。“云”字,化用杜甫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出了诗人登上石门山后所感受到的壮阔景象。
尾联两句,再次表达对石门山的赞美之情。“卷石不知许大”一句,写石门山之宏伟;“一经题品别灵顽”一句则表明,经过诗人的品味与品评,石门山便显得格外神奇可爱了。
全诗结构紧凑,意境深远,语言精炼含蓄,富有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