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从袖里出秋扇,乞写先生近作诗。
欲换新诗无墨竹,横斜聊作老梅枝。

【注释】:

  1. 邱仙根(?~1623):明末诗人。字仲深,号南野道人,浙江钱塘县人。工诗,尤善七绝,有“浙西三大家”之誉。
  2. 昨从袖里出秋扇: 昨天我从袖子里取出了秋天的扇子(借指旧诗)。
  3. 乞(qǐ)写先生近作诗: 请为我写一首最近的作品。
  4. 欲换新诗无墨竹: 想要换成新诗却没有墨竹。意思是说想写新诗,但苦于没有好素材,只好以枯枝横斜为墨竹。
  5. 横斜聊作老梅枝: 横斜着做一株老梅树枝。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是写诗人因无好素材而难以创作新诗的心情,以及他无可奈何的心情的诗句。
    首句“昨从袖里出秋扇”,用典,秋扇,比喻陈旧的诗歌。这句说昨天我从袖子里拿出了秋天的扇子,也就是拿出了陈旧的诗歌。这个典故出自《汉书·外戚传》,西汉成帝皇后王氏与赵飞燕妹妹同侍奉成帝,赵飞燕妹妹恃宠骄纵,王皇后妒恨在心,乘其沐浴时投毒药令其身亡,后成帝立赵飞燕为皇后,王皇后遂被废黜并赐死,史称“巫蛊之祸”,后人遂以“秋扇”喻弃妇、怨女,或指被冷落的人。《古诗十九首》:“去者日以疏,来者亦以疏。”也用此典,形容夫妻之间感情疏远,不再像以前那样亲密。
    次句“乞写先生近作诗”,乞求为我写下先生最近写的诗。这里的“先生”指的是作者自己,因为诗人自称为“先生”。
    第三句“欲换新诗无墨竹”,意思是想要换成新诗却没有好的素材。这里的“墨竹”是指竹子。竹子四季常青,节节生笋,故又称“节节松”、“青竹”。古人常用它来比喻人的高风亮节,如杜甫的《严公厅送曹使君赴蜀》中就有“苍苍竹林寺,杳杳赤城中”的句子。此处用墨竹比喻好素材。
    第四句“横斜聊作老梅枝”,意思是说将横斜着做一株老梅树枝。这句的意思是说,我将横斜着做一株老梅树枝来表现我的心情。这里的“老梅枝”也是用典,梅花经霜雪之后才能傲雪开放,所以梅花又象征着坚强不屈的精神。
    整首诗通过对“秋扇”、“新诗”、“墨竹”、“老梅枝”等意象的运用,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因无好素材而难以创作新诗的心情和无可奈何的心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