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无我相无人相,岂有金刚不坏身!
人尚如斯何况物,区区一甑碎微尘。

孟叔达(632-689),唐人,字叔达。

甑:瓦器,古代用来蒸饭、煮食的器皿。

译文:

本来我与万物本为一体,没有自己也没有他人,哪里来的“金刚不坏身”呢!

人尚且是这样,何况是物呢?一甑瓦器被打碎也只不过是微尘而已。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郊的作品。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人格和人生道路的反思。

首句“本无我相无人相”是说,我与万物本为一体,没有自己也没有他人。这里的“我相”是指自我中心的思想,而“无人相”则是否定了这种思想的存在。这一句是对前两句的总结,也是对整个诗歌主题的概括。

“岂有金刚不坏身”,诗人进一步展开了对自我中心的批判。他说,哪有金刚不坏身的道理呢?这里,“金刚不坏”是指金刚石的硬度极高,不会被任何物质所破坏。但诗人认为,金刚石之所以坚硬无比,是因为它是独立的个体,而不是与其他物体融为一体。如果一个人能够像金刚石一样独立存在,那么他就不会因为外界环境的变化而轻易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观念。这就是所谓的“金刚不坏身”。

最后一句“区区一甑碎微尘”,诗人将这种观点具体化。他说,即使是一个小小的瓦器,也会因为受到外力的作用而破碎成微小的尘埃。这里的“区区一甑”指的是一个很小的瓦器,而“碎微尘”则形容这个瓦器破碎后的样子。诗人通过比喻,表达了对于个人主义的讽刺和批评。他认为,人们应该放下自我中心的观念,与万物融为一体,才能真正实现自我的价值。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个人主义的批判和对自我价值的追求。它提醒我们,要超越自我中心的思维模式,关注整体和他人的利益,以实现真正的自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