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上证菩提,佛前看舍利。亦有百岁僧,袈裟脱半臂。
扪虱向斜阳,旁若无人意。山楼亦明净,开筵饭疏食。
指点翠微间,大师驱山魅。独登屴崱峰,与天通謦颏。
苍崖翠壁间,处处探幽邃。扫石读新诗,妙语中心醉!
山鸟啄稻粱,池鱼争饼饵。月影入檐低,苔痕上阶积。
山楼枕簟凉,疏钟扰清睡。胜游足千秋,客心空万累!
归来有短吟,当作游山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以下是诗句与译文、注释和赏析的对应关系:

鼓山纪游    
座上证菩提,佛前看舍利。亦有百岁僧,袈裟脱半臂。    
扪虱向斜阳,旁若无人意。山楼亦明净,开筵饭疏食。    
指点翠微间,大师驱山魅。独登屴崱峰,与天通謦颏。    
苍崖翠壁间,处处探幽邃。扫石读新诗,妙语中心醉!    
山鸟啄稻粱,池鱼争饼饵。月影入檐低,苔痕上阶积。    
山楼枕簟凉,疏钟扰清睡。胜游足千秋,客心空万累!    
归来有短吟,当作游山记。    

译文

  1. 在座上证明菩提真理,佛面前观瞻舍利。也有百岁的僧人,袈裟脱落了半臂。
  2. 在太阳下抚摸虱子,好像旁边没有人一样。山楼也明亮干净,摆开宴席吃素。
  3. 在翠微之间指点,大师驱散山上的妖魔。独自登上屴崱峰,与天地交流声音。
  4. 苍老的崖壁青绿如玉,处处探求深奥隐秘。扫去石头阅读新诗,美妙的言辞使人陶醉!
  5. 山中的鸟儿啄食稻谷,池中的鱼儿争夺饵食。月光洒落在屋檐之下,苔藓痕迹覆盖着台阶。
  6. 山楼枕席清凉,稀疏的钟声扰乱了清梦。美好的旅行值得千年流传,客人的心境空无牵挂!
  7. 归来时有简短的吟诗,作为游山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鼓山游览的所见所感。整首诗以“座上证菩提”开头,表达了诗人对佛理的领悟和信仰。接下来,诗人描述了在佛前观看舍利的场景,以及与百岁的僧人交流的情景。

在描述自己游览的过程时,诗人详细地描绘了登山、赏景、品诗等一系列活动。从“山鸟啄稻粱,池鱼争饼饵”可以感受到山中生活的简朴与自然之美。而“月影入檐低,苔痕上阶积”则展现了夜晚的宁静与美丽,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和谐与美好。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诗意,通过描绘山水景色、体验生活情趣,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同时,诗人通过对佛教文化的引用和表达,也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思想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