琮琤流水意,仿佛似鸣琴。
曲度泉归壑,声兼峡泛吟。
空山传逸响,终古奏清音。
不御金徽久,泠泠会素心。
【解析】
“空山传逸响,终古奏清音”一句是全诗的主旨句。作者用“逸响”“清音”来形容琴声,表达了对音乐的热爱和向往的情感。
【答案】
译文:
琮琤流水意,仿佛似鸣琴。
曲度泉归壑,声兼峡泛吟。
空山传逸响,终古奏清音。
不御金徽久,泠泠会素心。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借咏瑟以寄情,表达出一种闲适、超然的心态。全篇四句,前两句写景,中两联写人,后两句抒情。
首联起笔就从“流水”写起,流水之声,清脆悦耳,如金石相击,如丝竹相应,诗人把这种声音比作“鸣琴”,生动地表现了琴声悠扬婉转、和谐悦耳的特点。这里“流”字是关键,既写出了流水的声音,也写出了流水的动态。
颔联写琴声在山谷中回荡。这两句诗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琴声比作了水声和山谷中的风声。其中“归壑”一词,表明了琴声随着溪水的流动而发出,又随着山石的回响而消散。同时,也暗示了琴声的回环往复,使人听之忘返。
颈联写琴声在空山之中回旋荡漾。这两句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空山上的松柏树木当作了欣赏琴声的人,它们倾听着优美的琴声,陶醉其中。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与大自然的亲近关系,表达了他内心的愉悦之情。
尾联写琴声与诗人内心情感的契合。这里的“不御”一词,表明了琴声没有受到外界干扰,纯粹是自然发出的;“素心”一词,则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宁静与淡泊。因此,当听到这样的琴声时,他的心灵得到了净化,感到了一种精神上的满足。
这首诗通过描绘弹琴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音乐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