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朝起作桐江钓,昔昔梦随辽海尘。
恨杀南朝道学盛,缚将奇士作诗人。
注释:
朝朝起作桐江钓,昔昔梦随辽海尘。——每天早晨起来在桐江钓鱼,曾经梦见自己随着辽地的尘埃飘荡。
恨杀南朝道学盛,缚将奇士作诗人。——痛恨南朝时期的学术繁荣,束缚了杰出的人才成为文人墨客。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怀古诗,作者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人才被束缚的感慨。
首句“朝朝起作桐江钓”,诗人描述了自己的日常行为,即每天都去桐江钓鱼。这个动作看似普通,但实际上蕴含着深厚的情感。钓鱼是一种宁静、悠闲的活动,可以让人忘却世间纷扰,回归自然。而在这里,诗人却用它来表达自己的隐居之情,暗示自己远离世俗,追求内心的平静。
次句“昔昔梦随辽海尘”,则转入梦境。辽海是指辽地,也就是北方边疆。这里诗人将自己比作被缚之土,无法自由翱翔。这种比喻既形象又深刻,既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由的向往,也反映了他对于现实的不满。
最后一句“恨杀南朝道学盛,缚将奇士作诗人”,则是对历史的反思。南朝时期,道学盛行,人们沉迷于玄学,忽略了文学艺术的发展。而那些被束缚的杰出之士,也被当作诗人对待,他们的才华被埋没。这既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也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整首诗以“钓”字开篇,以“梦”字结尾,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意境。诗人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由、真实的追求。同时,也通过对历史的反思,揭示了社会现实对人才的限制和束缚。这种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